时隔13年,成都再次成为中国体博会的举办地,这也是体博会第六次来到成都。成都市体育局设置的以“赛事名城 运动成都”为主题的成都展厅位于9号馆,展厅以天府黄为主色调,融入太阳神鸟、雪山、熊猫、环城生态公园等元素,同时展厅联动呈现金牛区、武侯区、龙泉驿区、双流区、温江区、新都区和重庆万盛经开区的体育特色资源,推广成都市体育产业链企业,展厅“办赛、营城、兴业、惠民”4大板块介绍了成都市各领域体育事业详情。
“近年来,成都市体育市场主体引培成效显著,2022年全市拥有体育产业法人单位8752家,数量较上年增加1471家,培育出沸彻科技、咕咚科技、劲浪体育等全国知名体育品牌,打造200多个体育消费新场景,位居全国城市前列。” 成都市体育局产业处处长杨双江告诉记者。
作为西部新经济的引擎,成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物流和资源优势,近几年该市的体育产业也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据悉,2022年,成都市体育产业总产值、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005亿元、385亿元,相比2018年,分别增长了59.02%、79.07%。2018—202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占地区从1.41%提升为1.85%。近年来,该市引进首个国际组织——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总部,以及世界冰壶巡回赛亚太总部,建成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单位)7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个,创办全国首个传播生活体育理念的展会活动—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推动全市2023年体育消费规模达685.8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8.5%。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杨双江介绍,为了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未来,成都市的体育产业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将注重体育产业建圈强链。一是聚焦竞赛表演产业链和健身休闲产业链的关键领域与重要环节,以加快发展体育服务业,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体育产业融合为主线,持续完善体育产业生态,实现建圈强链;二是营造体育企业良好发展环境,积极引进一批体育类城市综合开发运营、大型赛事策划运营、体育新媒体落户成都;三是培育一批专注于户外休闲细分赛道企业、拥有自主品牌的创新型健身休闲企业和体育经纪代理服务企业,支持新成立或做强各类体育俱乐部;四是鼓励体育小微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和“隐形冠军”企业。
其次是将夯实体育产业资源配置。一是充分发挥成都区位优势,利用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强与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合作,搭建体育合作交流平台,吸引国内外体育组织、体育企业、国际化体育智库入驻,优化体育产业组织资源配置;二是借助成都体育资源交易平台“体淘荟”,大力开发体育产权市场,拓展各种渠道引入高端体育资源;三是大力支持有实力的体育企业上市融资、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鼓励国内外体育组织和企业将其申办或购买版权的世界顶级体育赛事落户成都;四是发挥“文创通”、“体育贷”平台金融扶持作用,创新增设适合中小微体育企业的信贷品种;开展体育领域招商引资活动,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体育企业上市融资。
再次是发展数字化体育消费场景。一是持续迭代智慧场馆(地)技术,加快“智慧体育”建设,推进城市运行体育分中心建成投用;二是依托数字基建,积极引进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打造体育智能化型公园、AI智慧健身步道,开发支撑智能运动指导、智能户外体质检测、运动量监测、光影互动、人员流量监测等场景的应用解决方案;三是开发在线运动健身课程、智能模拟体育训练、运动健身游戏、营养健康管理等APP及平台;四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运动健康服务个性化、精准化、科学化发展。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