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1时26分,广州市群众体育中心主任张鹏在朋友圈写道:2025年广州匹克球赛报名两周以来,深受省内外匹克球爱好者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目前除了女单与女双还有少量名额,其他项目全部满员!再想参赛,要等明年了。
9月27日8时53分,广州热雪奇迹门口已经排了近百位等待进场的滑雪爱好者。同一天,广州户外运动季嘉年华活动首次走进儿童公园,吸引近5000名市民游客参与互动体验。
以上场景,是今年9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后,广州在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生动实践。
根基扎实 动能强劲
体育消费市场体量全国列前
广州体育产业根基稳固,形成了“千亿产业+百亿消费”的格局:广州体育产业总产出连续四年超2000亿元,2024年体育消费总规模631.25亿元,人均3345.51元,指标均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广州充分挖掘城市空间,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补短板行动,仅2025年累计新增群众体育场地298处,完善户外运动空间19处,升级户外健身跑道10条,这些都成为广州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的基本盘。在赛事经济方面,广州构建了相对成熟的“国际顶尖+自主品牌+职业体育+全民健身”四级赛事矩阵,为市民游客提供沉浸式观赛互动体验,直接拉动消费赛事经济发展。
以2025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为例,116支队伍、4000余名参赛运动员与超10万人次的现场观众、超452万人次的线上观众共同激荡起传统赛事的巨大流量,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5亿元,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利好催化 供需两旺
要素保障助力企业出海腾飞
意见的出台从“顶层设计—供给优化—需求激活—主体培育—要素支撑—保障落地”六个维度,形成系统性发展路径,明确到203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的核心目标。
意见明确提出“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优化赛事服务管理”,这对深耕户外赛事活动的企业而言是重大利好。有望凭借政策支持将特色赛事纳入高规格赛事体系,提升赛事的影响力与知名度。广大体育爱好者也将获得更多幸福感与获得感。大家纷纷表示,政策加持之下,未来广州的户外运动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无论是赛事活动的丰富度,还是“体育+”产业融合的深度,都将迎来更多新可能。
强基拓优 精准发力
广州多点突破抢抓政策风口
今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州市体育强市建设规划(2024—2035年)》。根据规划,到2035年,全面实现公共体育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智能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4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5%以上,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头部企业和体育产业集群。意见的出台,无疑为广州高质量建设体育强市按下了加速键。
广州市体育局体育产业处负责人表示,广州将会在巩固体育产业的基础上,以政策为引领,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挖潜广州体育消费市场,培育引导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体育企业,激发广州体育产业的新活力。把握意见的政策风口与承办十五运会的重大历史机遇,在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赛事矩阵、发展特色产业、深化消费试点、拓展消费场景、改革场馆运营、建设户外目的地、强化人才科技支撑等方面进行探索,进一步构建好、维护好具有广州特色的体育产业生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