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的成绩从哪里来?
运动员的成绩从训练中来!
作为中国各支国家队的优良传统之一,年复一年的冬训既是为下一竞赛周期打基础,更体现着超越自我、突破极限的体育精神。然而看似重复枯燥的冬训,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和挑战。
一起来!跟随新体育网特别调查小组,探究运动员光环之下的奋斗故事,揭秘国家队成绩背后的训练秘辛。
引体向上
体测中令无数学生闻之色变的“大魔王”
搜索引体向上后跳出的联想关键词已经说明一切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大三、大四男生引体向上的满分成绩为20个
能连续做31个的可谓屈指可数
而这连续做了31个引体向上的高手
是个女生
还是穿着重达3公斤的负重沙衣做31个
类似水平的小姐姐还不止一个
话不多说
让我们立刻走近这些“大神”
花样游泳篇
中国国家队冬训大揭秘
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9年12月
调查地点: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综合馆
调查对象:中国花样游泳队
PAGE-1:调查内容
这些负重三公斤做引体向上的姑娘
是中国花样游泳队里的小姐姐们
她们目前正在北京冬训
引体向上是她们的重点项目
令她们化身“力量担当”
也让她们对此 “又爱又恨”
而冬训中和引体向上类似的专项训练还有许多
让我们来逐一揭秘
训练计划
11月的全国锦标赛结束后
中国花样游泳队便开始了紧张的冬训
到明年4月才有比较重要的比赛
姑娘们有一个漫长的冬训
目前她们每周三次进行体能训练
这对她们的基础体能提出了高要求
团队还结合专项能力所需打造了专项体能训练
制定整体化和个性化训练方案
让综合体能运用到水中专项上发挥特长
另外根据队伍伸展力量、爆发力欠缺等短板
教练组还制订了阶段性训练计划
将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
增加了核心力量等练习
训练方法
倒立牵拉
跪姿旋转
跳箱
腹背肌训练
如此种种
全部都是姑娘们冬训“菜单”里的内容
这些针对力量的练习
很难让人和优美的花样游泳项目产生联系
但实际上其中门道不少
样样都对姑娘们的竞技水平产生极大影响
在解释之前,我们先要了解“水位”这个词
水位是花样游泳运动员和教练经常提到的术语
指运动员出水的部分
比如“水位更高”
就是指运动员出水的部分要更多
水位对整套比赛节目的质量至关重要
而引体向上的训练
非常很贴近运动员们在水中的划手动作
穿上负重3公斤的沙衣增加了难度
但对姑娘们的水位有着极大提升
姑娘们对这个项目一开始也非常抵触
但在亲身体验训练效果后
纷纷“真香”了
一开始大家仅能完成个位数
后来跃升至两位数
队员常昊更是达到了31个
她们在水中也游得更加轻松
而倒立牵拉的这个分腿动作
也常见于花样游泳节目编排中
这些动作都经过教练组精心设计
也会根据运动员们训练后的反馈进行改进
教练组还根据每个队员不同的情况“开小灶”
如队员黄雪辰膝关节有旧伤
教练组便特别为她避开了一些练习
同时也为她设置了其他更加适合的针对性训练
而托举尖子队员呙俐
则在努力提升腿部爆发力和腰腹能力
每个队员都有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从体能训练到专项训练都愈发精准
主教练汪洁说
经过这段时间的体能储备
队员们整体肌肉上的感觉都不错
力量测试、无氧阈测试等结果都有了提升
她们的游泳速度更快了、无氧能力提升了
水位上也有了进步
训练秘诀
有了个性化的方案
有了更为完善的针对性计划
花样游泳队依然有自己的“秘诀”
就是四个字:团结友爱
体能训练相对来说较为单调
但姑娘们永远不会让训练氛围沉闷
面对“老大难”的项目时
队员之间相互鼓励的加油声是一定有的
要是有人突破了最好成绩
所有人都会送上真挚的掌声
而在休息时
她们也会互相谈笑、打气
她们甚至还都有着一致的小愿望
怎么吃都不胖
花样游泳在奥运会上只设双人和集体两项
单人永远不能水中“独美”
姑娘们深谙这一道理
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努力
带动她人共同进步
PAGE-2:训练大家谈
孙文雁:今年冬训的标准比去年提高了很多,我们每个人都要挑战自我,在每堂训练课上都有所突破,我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激励别人。
黄雪辰:每天的训练就像扎针灸一样,一针就对准穴位了,练的都是自己短板的方面,真的是太精准了!
呙俐:目前很多托举的难度动作我做得还不是特别好,希望通过这个冬训能够挑战自我,完成很多强队都做不了的动作,和队友们一起打造难度更大、更高阶的节目。
PAGE-3:补充阅读
花样游泳国际赛场上
俄罗斯队是绝对的“霸主”
2019光州世锦赛上
俄罗斯队获得10个项目中的9枚金牌
唯一没获得金牌的项目她们根本没有参加
但中国队近年在花样游泳的成绩也有目共睹
也已经是领奖台的“常客”
光州世锦赛上中国花游队共参加了7个项目的争夺
并在集体和双人项目上斩获了5枚银牌
混双比赛也刷新了历史战绩
队员们不仅超越了自我
更拉近了与强劲对手俄罗斯队的距离
尽管俄罗斯队依旧在编排、表现力等方面保有领先优势
但这座“大山”已不再“高不可攀”
报告结论
这次调查
我们近距离接触了中国花样游泳队的姑娘们
她们能负重三公斤做引体向上
也有着怎么吃都不胖的小愿望
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是她们的团结和奋进
冬训中她们将继续精准训练
挑战更高水平、超越自我
END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