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女子冰球集训队(深色球衣)与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队在比赛中。本报记者 安灵均摄
9月份,国家女子冰球集训队与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队进行了三场比赛,这也成为检验队伍训练成果重要的途径。三场比赛,姑娘们在场上一场比一场打得好,而在场下,队内也是空前团结,充满了朝气。
强化体能 不惧对抗
“咚”,与北京男子青年冰球队第二场比赛赛前热身时,球打在围板上发出的声音或高或低。体能教练张乾解释道:“这是因为球员击球时的力量不一样。刚才这个声音明显低一些,因为这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一个队员,她目前的力量还比较弱。最近一段时间主要通过一系列系统的体能训练,帮队员们逐渐找回身体的状态。”
体能具有用尽退废的特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很多远动员长时间没有系统训练,因此集训队在6月10日集结时,体能状态不是很理想。因此队里先对所有队员的身体及伤病情况摸了个底,为队员们建立了个人数字化综合健康档案,以便为日后运动员的伤病治疗、损伤康复、强度训练提供参考资料。
随着体能的慢慢恢复,训练也逐渐上了强度。张乾的体能训练指标,对标的是美国、加拿大女子冰球运动员的体能达标参数。“取其上者得其中,取其中者得其下。我希望队员们能够了解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运动员能够达到的能力,虽然我们可能达不到她们的水平,但是至少知道标杆在哪里。”
队员们对于教练的要求也非常理解。“从比赛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体能的提升,是那种肉眼可见的显著提升。”队员刘智新说,“有了体能做基础,我们完全不怕跟男孩子对抗。我们在冰场上特别积极,训练也特别刻苦。”
三场比赛下来,“国门”王雨晴经受了极大的考验,同时也很过瘾。“现在队里基本上已经集合了国内最好的女子运动员了,但是力量依然没法跟男子运动员比。跟男队比赛锻炼很大,因为他们劲儿大球速快!”王雨晴乐呵呵地说。
互相信任 空前团结
与北京男子青年队第三场比赛的前一天,女冰先进行了一次队内赛。这次背靠背的比赛是近期三周强度训练的最后一周,中方教练组组长孙锐表示虽然队员们稍有些疲劳,但在拼搏精神上并不示弱,全都竭尽全力做好每一次技战术配合,达到了锻炼目的。针对前两场比赛出现的争球问题,在最后一场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在孙锐看来,目前球队还充满了无限可能,“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谁都有可能受伤或是发挥不好。我希望她们能适应每个队友,去了解对方,读懂对方,大家都能相互包容,而不是只跟一个人配合顺手。这样我们才能形成更多的配合和打法。”孙锐的想法也得到了队员们的认可和配合。无论是教练还是队员都提到了队内的“信任”“团结”和“朝气”。“现在队里各个环节的球员彼此之间充满了信任,队员们愿意去执行教练部署的任务,也愿意去尝试一些过往她们没有尝试过的动作或者技战术打法。”孙锐说。
从初练体能时的一些犹豫和胆怯,到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看到了效果,队员们对教练的信任和信服都在加深。“冰球就是一个对抗项目,队员需要能够打开自己的内心,这点对于女队员特别不容易。”张乾既理解女孩子们的心理,又要帮助她们战胜自己的胆怯,“现在每节体能课后我还增加了一个格斗环节,接下来还准备请一个专业的格斗教练帮助她们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体能和对抗的训练增加了队员们的场上自信,与男队的对抗赛,姑娘们非但不怵,还很兴奋。
目标明确 奋斗500天
32岁的于柏巍除了队长这个头衔之外,今年还有了一个新角色——国家队助理教练。这将很有可能是她作为运动员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无论是队员、队长还是助理教练,我的方向都是不变的,一直都是为这个队服务,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于柏巍说,“其实接下来每一天对我们来说都格外值得珍惜,要把当下每一分每一秒都做好。无论还剩多少天,我们的状态都是一样的,就是始终保持最饱满的激情,对待每一堂训练课。”
对于北京冬奥会,于柏巍希望打出一个好成绩,“但是在成绩以外,其实我们还是更在乎每一场的场面,包括每个细节,我相信只要把细节和过程做好,结果一定不会差。”
曾经的国家队队长、后来的昆仑鸿星俱乐部教练,孙锐的角色也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本次集训,她已经成为中方教练组组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对我来讲更多的是学习和鞭策。”孙锐感叹从一名运动员成长为队长,再到教练员,身份的转换并不容易,这个过程是一段成长,有过反思,有过顾虑,但是更多的都转化为中国女冰北京冬奥会的机会和潜能。“作为一个冰球人,特别是在家门口打比赛,我会用我自己的努力去付出、去贡献,让冰球项目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孙锐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