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无缘2022年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冠军,历经无数大场面的纳达尔遗憾之情溢于言表。他没能将新赛季以来的“童话故事”谱写得更加完美固然让人唏嘘,但不完美的“巨头”也因真实而更值得赞颂。
“唱衰”纳达尔的论调由来已久,主要是因为他的打法特点和身体一直相伴的体能隐忧,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这种高耗能模式无法长久。尤其是2021赛季,甚至纳达尔都一度对自己还能否重返巅峰感到疑惑,但与此同时,他仍在为一丝希望全力以赴,甚至付出更多。
于是,网球世界在2022赛季开始后再次被纳达尔震撼。直到印第安维尔斯大师赛决赛前,纳达尔已豪取20连胜,如果再胜一场,他不仅会以一个完美的句号结束春季硬地赛,大师赛冠军数量也能追平德约科维奇。
纳达尔赛后动情地说:“说实话,我真的想在红土赛季来临之前把事情做得完美。非常、非常、非常漂亮。”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纳达尔坦言,这是很艰难的一天。
纳达尔决赛输球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身体出现了问题。他透露,自己因为胸部疼痛在呼吸方面遇到困难,“当我移动的时候,它就像一根针一直在里面。我有点头晕,因为很疼。这是一种极大限制的痛苦。这不仅仅是疼痛,还影响了呼吸。”比赛结束前,纳达尔最难受的已经不是接受输球的结果,而是身体承受的痛苦。
这样的结果对于纳达尔和其粉丝们而言肯定是极不完美的,但不完美有时是与伟大相伴的,或者说成就越伟大,遗憾和不完美就会越明显。
其实不仅是纳达尔,德约科维奇近几个月的经历又何尝不是如此。2021年上半年状态极佳的他所向披靡连得三个大满贯,如果在美网顺势夺冠将超越费德勒和纳达尔独占鳌头,但就是在看似势不可挡的情况下,他最终在法拉盛饮恨。加之奥运会上的遗憾,德约科维奇上赛季打出了职业生涯以来最好的网球赛季之一,但不完美的遗憾相辅相成。
至于费德勒,他近两次最让人心痛的“倒下”都是在自己的“后花园”温网。再夺一个大满贯让最后谢幕更加完美的概率愈发减小,但40岁的他还在坚持。
所有这些都说明,所谓“巨头”其实和普通人一样都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区别在于他们更加敢想、敢干、敢坚持,取得瞩目的成就也会伴随着无尽遗憾,这些不完美的存在让他们更加真实。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