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运动会男子保龄球项目,中国队选手杜建超进入单人赛八强,他还与王鸿波合作闯入双人赛八强,中国队达成了既定的参赛目标。不过两位40多岁的老将都并不满足于这样的成绩,他们不改初心,还将在保龄球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杜建超:遗憾没能更进一步
作为国内飞碟技术流派的领军人物,杜建超本次比赛的发挥仍旧稳定,但他对自己双人赛中的一次失误颇为自责。
双人赛第一轮,尽管对手法国队实力强劲,阵中有一名选手在第一天的单人赛中打出260分的高分,但是通过赛前对法国队打球方式、技术特点、心态变化、球道状况的分析,杜建超/王鸿波还是顺利拿下对手,晋级八强。
八强战对阵丹麦队,第一局中国队打得很顺,此时杜建超只要在最后一个球打出补中就将拿下,但此时他的心态发生波动,投出失误球,中国队错失了领先机会。尽管第二局中国队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顽强追赶,并在同分加赛中扳回一局,但第三局还是没能拿下,从而输掉了比赛。
“如果那个球不失误,我们就能拿下第一局。在这种突然死亡的淘汰赛制下,先拿一局,心理上就会占据很大优势,晋级四强的希望就很大了。”杜建超说。
本届世运会保龄球比赛采用了全新的场地设备,其中摆瓶方式,由自由瓶调整成吊瓶,也就是说,球瓶被击中后不再是向水平方向自由散开,而是被绳子垂直吊上去。这种改变大大削弱了飞碟球的杀伤力。直到抵达赛场,球员们才得以切身感受这些变化,只能抓紧赛前的训练适应场地。
场地、器材是一方面,时差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尽管在广西柳州的封闭集训中,中国队调整了训练时间以提前适应时差,但是飞往参赛地美国亚拉巴马州50多个小时的航程中历经多次转机,两位老将感觉十分疲惫。“到了以后,有时坐着就睡着了,到了晚上反而睡不着。”杜建超说。
单人赛前两场,杜建超以两个2比0晋级。他表示,前两轮的策略就是稳扎稳打,对手越想拼,失误就越多,自己反而越打越顺。但是到了八进四的时候,看到距离奖牌争夺只一步之遥,杜建超背上了包袱,没能再进一步。
杜建超曾经获得过广州亚运会铜牌、仁川亚运会银牌。2019年亚洲锦标赛,他获得男子精英赛冠军,又和王鸿波搭档获得男子双人赛冠军,从而拿到了本次世界运动会的入场券。但是,杜建超还没能在世界大赛中取得突破。这次世运会,他想要再进一步。虽然最终没能打入四强,但他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能在保龄球运动生涯里参加世界运动会这样最高级别的赛事,有欣喜,也有失落,但非常幸福。”
杜建超还是广西一家保龄球馆的经营者,近些年他一直在做公益性质的暑期青少年训练营,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保龄球运动中,为项目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王鸿波:继续追梦 初心不改
王鸿波今年49岁,1996年进入保龄球行业,已经有26年的时间。这位老将有一颗“少年心”,他说,本届世运会之旅不是终点,他还要继续打下去。
1996年王鸿波开始在一家球馆工作,1999年从球馆辞职,走上了职业球手之路。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但他仍然坚持了下来。
2016年第52届AMF世界杯,全国公开选拔一男一女两位运动员参赛,王鸿波成功入选,在有88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参加的比赛中,他摘得金牌,成为中国保龄球历史上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2019年保龄球亚锦赛,他同杜建超搭档夺得双人赛金牌。“代表国家队参加国际赛事,能够升国旗、奏国歌,是我的梦想。”王鸿波说。
来到强手如林的世界运动会赛场,面对最终进入四强的加拿大选手,王鸿波在单人赛中没能闯过首轮关。“一方面,对手的实力强大,第一局就打出了240分的高分;另一方面,自己状态不好,找不到点位和击瓶的效果。这种三局两胜的挑战赛偶然性大,自己和对手的竞技状态此消彼长,自身在技术层面没发挥好,没能把握住机会。”王鸿波说。
输掉单人赛后的第二天就要打双人赛,队伍对单人赛的失利及时总结分析,根据球道摩擦力不大的情况,王鸿波对球的表面做了处理,及时调整自身状态。第二天的双人赛,中国队战胜了劲敌法国队。
总结本届世界运动会的成败得失,王鸿波认为,挑战赛的赛制考验的是选手调整心态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以往打得好时整个人都会处在一种“和谐状态”,身心放松却又集中,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反之,内心如果有很多杂念,比赛就不可能打好。
回国后,王鸿波打算一边打球,一边休养恢复,如果国家队需要,仍会争取每一次机会。“时间会治愈和改变一切。万里征途,或许人渐老去,心如当初少年。”王鸿波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