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竞体>正文

短道速滑裁判曲励:20年见证短道速滑发展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5-03-15    作者:李晓洁

“算上1993年第一次举办世锦赛,这已经是首都体育馆第三次举办世锦赛了。”中国滑冰协会短道速滑裁判委员会主任、本次世锦赛国内技术官员曲励回忆道。北京第二次举办世锦赛是在2005年,距今已过去20年。作为参与过上届世锦赛执裁工作的裁判,69岁的曲励见证了短道速滑项目在中国的发展。

“2005年正好是中国队参加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之后,处于一个爬坡阶段。我记得在那届世锦赛上,大杨扬拿到了金牌,第二年就是都灵冬奥会。”曲励说,20年过去,首都体育馆再次迎来世锦赛,中国队面临的形势与当年也有些相似,“这次世锦赛,也是明年米兰冬奥会最重要的一次预演。”

首都体育馆1968年竣工,将迎来建馆60年的“花甲之年”;2018年,为了举办北京冬奥会部分冰上项目,秉持“修旧如旧”的建设理念,首都体育馆进行了翻新改造。“从竞赛条件来看,首体肯定是越来越好了。不管是制冰水平、浇冰车,还是场地周边的坐席、休息室,运动员的准备活动场地、功能房,方方面面都在改善,可以说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曲励介绍说,以浇冰车为例,就经历了柴油机、汽油机、液化气的变化,到现在完全采用新能源,首都体育馆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赛场上越瞬息万变,裁判的工作就要越小心谨慎,“我们的职责是给运动员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比赛越激烈,竞争程度越高,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越大,这给裁判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从曲励参与执裁工作到现在已有40多年,短道速滑规则有变化,但不会出现颠覆性改变。

20年前,曲励只是一名普通的国际裁判,“那次世锦赛之后,我有幸晋升为ISU(国际滑联)级裁判。如今在国际滑联中,我们已经有三名裁判长级别的裁判,一名发令员和一名编排记录员,而在北京冬奥会时已经出现了来自中国的副裁判长。”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和举办,裁判队伍多了很多年轻人,“就像国家队一样,我们也希望把裁判员梯队建设得更好一点,通过一次次大赛来检验,使我们的队伍更好地成长。”曲励说。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