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部收紧,把步子再跨得大一点,蹲得再深一点!”
“好,再来一次!注意保持动作的幅度!”
“不错!再来一次!”
在教练应辉的指导下,危菱侠一次次走到杠铃架前,完成了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杠铃的重量超出她体重不少,在完成过程中,她咬紧牙关,穿梭在各个训练器材之间,不多时,她叉着腰,身体略微蜷缩着走到垫子旁边,一边调整一边听着教练的分析。
谈起自己的爱徒,应辉表示:“危菱侠跟我训练6年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她能吃苦、能坚持。现在年龄还小,随着她对比赛理解的加深会越来越好。”
2018年,14岁的危菱侠在撑竿跳比赛中崭露头角,随后几年她的水平不断提升,2023年6月,19岁的危菱侠在第二届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上以3.95米的高度夺冠;一个月后,在浙江海宁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撑竿跳邀请赛上,她以4.20米的高度再度获得冠军,她的未来令人期待。
然而,伤病随之而来,危菱侠的心态出现一些变化。“之前她很自信,告诉她跳多高,怎么跳,就上去了。受伤后,她的顾虑开始变多了,这一关需要她咬牙挺过去。”应辉说。谈到这些问题,危菱侠表示:“感觉自己太想要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了,越是在意就越难达到,甚至会失去自己的比赛节奏。”
2024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就是这样,她从3.8米起跳,第二次越过这个高度,到了4米,第三次才过,对于“不在话下”的4.15米,她跳了3次都没能越过。“那场比赛其实我是很在意结果的,但是怎么都找不到比赛的节奏。”她面露难色地表示。
面对瓶颈,这次冬训应辉也在做针对性安排,通过调整起跳位置,增加空间感,帮助她提升技术水平。在心态调整方面,应辉也会开导她,“我也当过运动员,知道那种经历很难,但必须跨过去,我也会陪着她坚持下去。”
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田径馆内,每一次训练应辉都在场边指导、鼓励危菱侠,“髋部放松,腿抬高点,快一点,再快一点!”一边喊,一边用手掌有节奏地拍击,声音在馆内回荡。
危菱侠要越过的不仅是4.15米甚至更高的高度,更是横亘在她心中的那座山。“面对新的起点,我努力调整自己,从做好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比赛做起,专注于当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