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健身去哪里 我们这样做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19-08-07    作者:黄心豪 周阳 刘敏 邹丽 许珂 邓红杰

近年来,各地体育部门一直致力于建设真正让老百姓触手可及的健身场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健身。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广州:“软硬”兼施破解城市健身难题

广州在破解健身难题时,重在“软硬”兼施。一方面,通过增加投入,建设体育设施,不断提高人均占有体育场馆资源;另一方面,则通过研发推出“群体通”,打通体育惠民供需两侧,让信息变得透明对称,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服务不断升级,提升国际体育名城的“标准配置”。

“群体通”APP是广州市体育局着力打造的“互联网+”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广州市所有的市属和区属场馆都会进入平台,供市民预定。上线三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社会体育场馆被纳入平台。目前“群体通”已经推动了300多家社会体育场馆提供优惠场地预订惠民服务,盘活了社会场馆资源,提高了场馆利用率。而且,“群体通”订场范围还扩展至佛山、肇庆等珠三角城市,“互联网+”订场逐渐成为南粤群众健身的“香饽饽”。

22.jpg

“群体通”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市民健身的大数据分析,可以合理优化场馆类型的配置,合理安排开放时间,更精准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近年来,广州通过拆除违章建筑、融体于绿等举措,推进社区、体育公园内体育设施的建设,将珠江沿岸的休闲体育设施连成一片,“十分钟健身圈”的目标基本达到。羽毛球是广州的“市球”,平时市区内的羽毛球场几乎全部订满。政府多部门配合协调,一些在城区内的旧厂房被改造成羽毛球场,大大缓解了场地的供需紧张状态。

荔湾区的沙面游泳场始建于1887年,拥有132年历史。今年6月,沙面游泳场在完成了历时近一年的文物保养维护工程后向市民开放,青少年游泳培训班也开始招生。如今,该游泳场成为很多市民健身“打卡”的热门选择。

天河体育中心因1987年全国六运会而生。作为中超广州恒大和CBA广州龙狮队的主场馆,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职业体育的“圣地”,更是羊城市民健身的宝地。目前,天河体育中心范围内有游泳场、百姓乒乓乐园、网球学校、保龄球馆、露天羽毛球场、门球场和气排球场等近20个全民健身运动场馆。据广州市体育局统计,近三年以来,天河体育中心年均场馆累计开放时间7万小时,年均接待进场锻炼人数约545万人次,日均进场活动群众超过1万人次。目前,天体正在高标准建设全国第一条大型体育场馆外围塑胶跑道。未来,绕着天体跑上两圈,也将成为广州市民的运动新时尚。

上海:多措并举促健身全覆盖

经过数月筹备,徐汇区康健街道市民健身(健康)中心日前正式投入使用。全新的市民健身中心从原来130平方米的百姓健身房升级为1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性健身空间,对原有设施、场地进行改造翻修外,中心还建设了智慧管理系统,引入老年人、残障人士专属运动空间等多个特色锻炼场所,实现集全人群、全时段、全功能、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运动中心。

这种依托社区的乐活空间,突出“社区体育+社区健康+社区养老+社区康复”的创新服务模式,方便了市民就近、就便科学健身,使得社区居民5至10分钟的健康生活圈真正落到实处。如今,每家乐活空间平均每天要服务130至150位老年人,最年长的为101岁,大部分老人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科学健身习惯,每周能保证3次以上的锻炼频率。

结合“体医养”增进市民的健康与养生,只是上海破解“健身去哪儿”难题的举措之一。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桂劲松表示,得益于近年来市、区两级体育部门与全市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在拓展全民健身体育用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新成绩和新进步。

3.jpg

“体教”结合,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开发和利用,实施“分隔工程”建设,形成相对独立的运动区,安全周到地为附近居民提供健身服务。以滨江两岸45公里贯通开放为契机,推动“体旅”结合,修建漫步、跑步、骑行三道和80个智慧健康小屋,拓宽市民健身新空间。通过“体绿”结合,在公园、绿地和林带等区域嵌入体育设施,扩大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体科”结合实现了健身场地的升级、便捷和精细化管理。与农业部门、规土部门在上海9个农区推进“体农”结合,强化美丽乡村体育设施建设,让百万农民科学、广泛、合理健身,更好发挥体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

此外,上海积极吸引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拓展屋顶楼宇体育面积,开启“体商”结合之路。

桂劲松说,除了以上七大措施解决市民健身场地难题,目前市体育部门正在与企业洽谈,开辟“体企”结合新思路。“如引导漕河泾地区等企业园区,充分高效地利用现有场地来增加人均体育面积,为他们配送专业教练、健身指导,从而实现把所有人群都纳入全民健身行列中,满足群众盼健身、盼健康的美好愿景,形成全民共享健身乐趣的新局面。”

江苏:构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体系

这些来,江苏省体育部门努力提升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着力解决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成效显著。

近年来,江苏抓住抓住各种契机,推动体育设施“新四个一工程”建设。目前基本实现“新四个一工程”设区市和县(市、区)全覆盖,即设区市基本建成5000个坐席的体育馆、30000个坐席的塑胶跑道标准体育场、游泳馆和5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各县(市、区)基本建成3000个坐席的体育馆、塑胶跑道标准田径场、游泳馆或标准室内游泳池、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中心。

与此同时,注重抓基层末端、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在市、县(市)主城区建成了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此外还提出全民健身城乡一体化目标,当前,江苏绝大多数乡镇都建有小型全民健身中心和2000平方米的多功能运动场,行政村基本都建有健身房、篮球场、健身路径、乒乓球台,乃至健身广场。

7.jpg

在设施建设中,注重体育设施与生态文明和城乡建设有机融合,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城市景观或城郊、滨湖、傍山森林、湿地、公园,以及城市升级产生的“金角银边”和城乡边角地,建成规模较大、服务功能较全的体育公园700多个,建成健身步道1.1万多公里。今年新建200个体育公园和500公里健身步道继续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到年底全省体育公园将达900个。

同时针对大型体育场馆面临的服务功能单一、效能不佳、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江苏提出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目前,全省建成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14个。江苏省体育局还与14个县级政府签署协议,探索建设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江苏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2.01平方米,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2968万,居民体质合格率达92.3%,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率为90.86%。

目前,全省各地整合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建设了一批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各大型体育场馆积极引进“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集成信息网络、智能灯光、智能通信与广播等系统,大大提高了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效益。为进一步提升大型体育场馆惠民工作,省体彩公益金每年安排5500万专项经费,补助100多个大型体育场馆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武汉:打造15分钟健身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健身运动。为此,武汉市全力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不仅为老百姓搭建起全民健身的公共平台,而且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近日,肖方雄像往常一样,带领着武汉微马队员奔赴在各个体育场馆的全民健身活动中。江汉区体育局为提倡“全民健身,每天运动一小时”,打造了微马这一线上线下一体化体育综合服务平台,参与人数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现微马协会共有注册会员共5000余名,每周都坚持在市、区各公园广场、绿道开展徒步、跑步健身活动。

据江汉区体育局罗淑平介绍,居民运动热情高,体育设施和运动服务是基础。今年江汉区全民健身基地启动,设有健身器械、体适能检测、乒乓球馆等,让老百姓不仅走进专业健身房,也享受到科学健身指导与服务。

据了解,目前,武汉市体育健身场地已达2.2万个,形成群众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武汉每年举办小型多样、各具特色、深受市民喜爱的全民健身活动1000余项次,吸引100万市民直接参与健身。

5.jpg

日前,武汉市还出台了《武汉市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按照计划,9月底前新建或改造完成至少200块具有示范意义的社区足球场地设施,让广大市民能就近享受足球运动之乐。目前,200个社区足球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选址工作,它们多在社区内或周边,方便市民在“家门口”开展足球运动,部分社区足球场地已经开工建设或基本建成。

按照目标,2019年,武汉市将建立完善符合本市实际的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长效机制,研究制定社区全覆盖的社区足球场地建设专项规划。2021年,全面形成社区全覆盖的“15分钟城市居民活动圈”,实现各类足球场地设施的社区全覆盖,营造热烈的足球运动氛围,形成具有武汉特色的体育文化。

除了加快推进城市社区足球场地设施建设,今年武汉还将试点启动建设一批小型、灵活、多样的社区、楼宇等室内运动设施,向全市推广。据武汉市体育局群体处调研员袁水敏介绍,今年将建立城市街道社区健身中心,打造街道室内健身空间。此外,还将启动楼宇健身房的建设,现在城市写字楼多,利用楼层的“边角料”或闲置空间,配备完善的体育健身设施,来解决工作白领在上班间隙或是下班之后运动的需求。

云南:“七彩云南”服务基层群众

在云南这个边疆少数民族省份,基层群众对于健身场地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很多贫困乡村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解决“健身去哪儿”问题迫在眉睫,而近年来实施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较好地改善了基层群众缺少健身场地的状况。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主要资金来源,以建设县(区、市)、乡(镇)、行政村(社区)和自然村相应的公共体育设施为平台,建立基层体育健身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公共基本体育服务的系统工程。“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不仅是云南自创独有,而且是云南省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百姓受益最大的一项体育“民心工程”。按照工程实施办法,从2010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云南省级财政以体彩公益金为主投入8000万元、云南省体育局每年向上级部门争取2000万元资金,共1亿元用于支持县(市、区)、乡(镇)、村(社区)建设体育设施。计划到“十二五”末,基本完成州(市)和县(市、区)体育场馆建设,全省80%以上的县建有一场(馆),完成600个乡镇(街道)、6000个村(社区)和边境县6000个30户以上自然村的基本体育设施建设。

6.jpg

“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健身去哪儿”问题,为云南基层普通大众健身提供了场所。2019年,“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第4次纳入省政府惠民实事,云南省体育局及时印发《2019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关于做好2019年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计划组织实施1000公里的各类健身步道建设。同时,“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即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合计2018年国家、省和地方自建“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工程”,县级项目完成建设8个,乡镇体育场地设施项目完成建设11个,村级体育场地设施和路径器材项目完成建设1823个,对照惠民实事指标,省级、乡镇、村级建设任务达标率分别为160%、110%和182.3%。

重庆:利用资源因地制宜

重庆是山城,这里不仅山多,而且森林覆盖率较高。春秋两季登高山,是广大群众的传统习俗。如何利用好山地森林这个宝贵的资源,满足市民的登山需求,同时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服务。近年来,重庆市体育局提出了利用山地森林资源优势,建设“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

在登山步道建设中,他们首先是将登山步道建设与健身路径结合。将健身器材融入步道建设之中,利用林间平地,设置健身器材,为百姓健身提供多样化的选择,丰富登山步道的健身功能。二是将登山步道建设与科学健身知识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在登山步道进行实地登山测试,在步道沿线设置不同健身人群身体机能运动指数和健身小常识,让百姓在登山过程中检验自己身体机能指数(如心跳、肺活量等)并掌握科学健身知识。三是将步道建设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在步道上设置本地文化特色、旅游特色和名言警句等宣传牌,使登山步道成为集人文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综合健身场地。四是将步道建设与农家乐相结合。每逢双休日、节假日,百姓自发登山健身休闲,登山步道上都会出现滚滚人流的场景,也使农家乐变得异常热闹。

4.jpg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现在重庆全市已建成全民健身登山步道146条,全市具备条件的森林山地全部建有步道。在加快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建设的同时,重庆市还利用节日和季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群众性登山比赛区县大联动等各类登山活动,每年全市组织的各类群众性登山活动多达上百次。现在登山健身活动普及到每个家庭,成为重庆市的一种生活时尚。因其便民、利民和科学有效的健身形式,不仅被重庆市民亲切的称为咱们老百姓的“绿色健身器”,2010年还获颁“国家体育总局示范工程——重庆市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命名牌。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体育民生需求,加快创建体育强市。2018年重庆市体育局再次提出计划,到2022年,重庆市还将在两江四岸新建一批智慧健身长廊,其中,新建109公里亲水步道(骑行道),建设山城步道50条,实现重庆主城四山登山步道完善贯通,更加方便市民就近、就便进行登山健身。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