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经验交流发言摘编(上)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4-22    作者:林剑 顾宁

007.jpg

↑资料图片

4月21日,2021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在桂林举行。

本次会议总结了2020年青少年体育的发展情况,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河北省体育局、江苏省体育局、山东省日照市、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中国垒球协会、全国体育运动学校联合会、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等10家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

本报将对交流发言内容摘编后,分两期刊发,以飨读者。

广西——坚持系统观念 狠抓体校综合施治 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明显突破

近年来,广西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加大自治区、市、县三级体校建设力度,深化体教融合,系统推进青少年体育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在较短时间内就明显改变了全区体校长期没落的局面,根本解决了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局长李泽介绍,到2020年,全区建有正常训练且有一定人数规模的体校89所(即市级体校训练人数达200人以上,县级达100人以上),比2015年的16所增加5.5倍,全部89所体校与114所小学、114所中学实现共建联办;全区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23326人,是2015年4600人的5倍多。在2019年第十四届自治区运动会上有87人破46项广西青少年比赛纪录,是破纪录最多的一届,一大批有潜力的年轻运动员脱颖而出。

006.jpg

↑资料图片

在具体做法上,广西强化制度创新,健全体校发展的政策激励体系。在抓好顶层设计的同时,还抓好激励机制。体校发展需要有系统性、协同性、针对性的政策支撑。联合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首创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办法、各运动中心奖励性绩效工资指导意见等十多项激励政策文件,后备人才输送奖励、备战工作补助及退役运动员安置、自主择业经济补偿等保障水平和标准大幅提高,覆盖各级体校和培养单位、教练员和运动员。首次建立科学规范的自治区运动队考核激励和收入分配机制,落实运动员津贴标准提高10%的政策,并对表现优秀的运动员、教练员常态化重点激励,带动桂林等市县创新配套措施,通过产业项目扶持、资金奖补、政策倾斜等,引导和激励基层地区、幼儿园、中小学和家长向体校输送人才。

强化资源整合,构建体校建设的投入保障体系。加大各级投入力度;推动县级体校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计划,创造基层体校融资建设新历史;鼓励社会力量与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合作共建。

强化体教融合,建立体校与中小学共建联办体系。深化体校与优质教育资源融合。从2016年开始,体育局多方整合资源,创新实施基层体校“双百计划”,通过5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实现全部基层体校与114所中学、114所小学共建联办。精心设计共建联办的方式和合作内容,每所体校至少与当地1所优质中学和1所优质小学共建联办。同时,坚持开门办体校、办体育教育。首次与广西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7所高校签署体教融合发展协议,在共建运动队、后备人才培养、运动员文化教育等方面深度合作。并与相关市县、学校、协会和企业等共建攀岩、网球、赛艇、冲浪、帆板、轮滑、马术等十多个项目运动队。还与中国登山协会等在马山县共建首支国家少年攀岩集训队,近年来参加国际、国内和全区攀岩比赛屡获佳绩。

与此同时,强化赛事支撑,形成覆盖广泛的青少年赛事活动体系。加大体校赛事组织,每年举办全区青少年锦标赛超过30场,涉及举重、体操、跳水、游泳、田径等28个项目,组织各级各类体校杯比赛39场,覆盖全区各级体校学生。同时,督促指导各市组织本地区体校联赛,实现体校学生以赛代练、以赛代训。活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赛事活动,每年举办各级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数十场次。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联合自治区教育厅、共青团广西区委等部门制定实施《广西青少年体育活动实施计划》等,建设更加完善、更可持续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联赛体系。“十三五”时期共举办全区性青少年体育重大赛事162项,参与人数超12万人。通过赛事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李泽介绍,2023年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落户广西,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体育总局等对广西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这将是自治区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竞技类全国综合性运动会。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办赛精彩、参赛出彩”总目标,已连续两年把筹办工作写入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会强化“学青会”筹办,完善推动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保障体系。体育局也把筹办“学青会”作为提升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教融合水平、促进广西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和重要抓手,“借题发挥”、借势发展,将多方筹措至少65亿元,加大体育场馆设施配建、教练员和运动员培养选拔、基层体校建设、体能科医心理等复合型科学训练、运动员教练员激励约束、开放合作共建高水平运动队等方面工作和投入力度,补足体育基础设施等短板,进一步激发群众和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夯实自治区备战奥运会、全运会等重大比赛的基础和条件,推动广西体育特别是青少年体育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河北——加强顶层设计 系统性构建体教融合运行机制

面对新时代新任务,青少年体育发展之路怎么走,体教深度融合的难点和堵点该如何打通,河北省体育局一级巡视员张绰庵介绍,河北省从顶层设计入手抓“融合”,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融合”,系统性构建体教融合运行机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008.jpg

↑资料图片

一是以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机制为保障,系统性构建体教融合决策指挥体系。河北省委、省政府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体教融合的目标要求上来,全面加强党对体教融合工作的领导。为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由省政府协调督导、省政府办公厅、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细化落实,将体教融合每一项任务都分解到具体的责任单位,明确了各市县政府及省委省政府15个部门的任务分工,压实了各级政府及省直部门的体教融合责任。保定市成立了以政府副市长为组长的体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起市、县、乡三级责任体系。衡水市体育、教育部门联合成立了体教融合办公室。河北已形成省、市、县、乡四级体教融合领导体系,为确保中央和省体教融合政策的贯彻落实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二是以建立全方位体育育人机制为根本,系统性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秉持“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理念,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和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下大力统筹推进体校、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三大阵地融合发展,系统性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在全面提升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同时,使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基础愈加夯实。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建设,全力打造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核心平台。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基础阵地作用。积极培育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激发青少年体育市场活力。努力做到青少年体育“四统筹”“五保障”,即“运动场地统筹利用,教师教练统筹调配,教学训练统筹安排,竞赛活动统筹开展”,从而实现“运动场地有保障、运动项目有保障、运动时间有保障、运动组织有保障、指导教练有保障”,帮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掌握1-2项运动技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体育基础,让每个有体育天赋的孩子都能成为优秀体育人才”,真正实现通过体育帮助学生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健康成长的目标。

三是以健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系统性构建体育特长生“一条龙”对口升学体系。深化体教融合,在强化党委政府“强制性”推动的同时,还需考虑与市场“利益驱动”相结合,充分引导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省体育局提出:“让最好的学校,办最好的体育”,“让更多的体育生,有更多的好出路”。切实抓好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扩大体育特长生招生数量,明确招生比例。建立建全体育特长生“一条龙”人才培养体系。发挥高校招生引领带动作用。

四是以创新体育教师教练员管理机制为突破,系统性构建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指导体系。首先改变体育教师教练招录办法,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入学校任职渠道。其次明确学校代表队教练员最低配备标准,使学校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的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建立教师教练职称双贯通制度。鼓励学校体育教师在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注册成为教练员。并制定体育教师在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活动中的课时和工作量计算等补贴政策。打通体育和教育系统在教练和教师使用管理方面的壁垒,在不增加现有编制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整合壮大了体育教师教练队伍,有效提高了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利用效益,同时为体育教师、教练指导青少年体育教学训练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和平台。

五是以健全青少年赛事管理机制为关键,系统性构建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健全青少年赛事管理机制,推动青少年竞赛体系和学校竞赛体系有机融合。实施青少年运动员全年注册,畅通青少年有序参赛渠道。推进青少年体育赛会改革和单项协会举办赛事。增加省市县综合运动会、冰雪运动会青少年组比赛设项,扩大青少年覆盖面和参与度。同时以三大球、冰雪等运动项目为引领,持续办好冀萌杯足球联赛、小年龄段篮球赛、冰雪联赛等,2020年举办青少年体育竞赛95场次,参赛运动员达3.5万人。

张绰庵表示,河北省体教融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青少年体育发展“快中有忧”,问题和困难还不少。未来将进一步细化措施,完善政策,推动体教融合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江苏——凝聚共识 携手并进 探索江苏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新路径

自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布以来,江苏突破传统思维,破除行业壁垒,创新机制,在体教融合工作上努力探索江苏发展新路径,营造“体育让生活更美好”的浓厚氛围,初步呈现出“教育更加全面,体育更可持续”的双赢局面。

009.jpg

↑资料图片

江苏省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刘斌表示,《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高度重视,为我们进一步做好青少年体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促进青少年体育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法路径,一张蓝图描绘体教融合工作发展新格局。为确保《意见》在江苏高质量落地,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2020年省委深改办把“推动市县深化体教融合发展”列入对市县推进改革工作任务考核的20项指标之一,半年一次对设区市进行打分排序,营造出政府、学校、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体育的良好环境。体育局、教育厅精诚配合,围绕“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这一共同目标,统一路线图,共列任务表,签订《“体教融合”工作备忘录》。

刘斌表示,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要撬动竞赛杠杆,一体化统筹设计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按照“教会、勤练、常赛”的路径,充分发挥竞赛对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展、提高青少年体质、提升青少年体育训练水平的杠杆作用。一是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改革省运会青少年部参赛及奖励办法,增设学校体育工作奖,奖励各市区教育局,内容涵盖学校参赛成绩、学生体质监测水平、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等内容,调动教育部门和学校加强体育工作和参与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性。二是通盘建立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整合省级青少年体育竞赛和学生体育竞赛,建立统一的运动员注册认证和裁判员信息系统,规范竞赛组织,制定出台了《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竞赛指南》;优化省运会和年度比赛的年龄组设置及竞赛形式,促进青少年体育竞赛更加符合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健全锦标赛、冠军赛、分站赛、俱乐部赛等多元化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三是联合实施青少年体育竞赛和活动。每年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全省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和学生体育竞赛150项次,参加省级体育竞赛的青少年运动员达2.5万人次。通过专项青少年体育训练营、青少年U系列俱乐部竞赛和“小巨人优苗”培训营,不断丰富全省青少年体育竞赛内涵。

同时,深化体校改革,一盘棋合力推动体校标准化建设和机制创新。刘斌说,为促进中等体育运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省体育局以体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推进学校建设为引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体育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推开全方位培养合格体育后备人才的新格局。去年与省教育厅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专家,对全省13个市的体育运动学校采用现场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了全面摸底,形成了《江苏省体育运动学校调研报告》,并针对13所体育运动学校分别形成调研结果,提出意见建议。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体育和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江苏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建设标准》和《江苏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建设标准评估细则》。鼓励各地依托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发挥体育职业教学、运动训练、社会培训、体育科研的资源优势,组建青少年体育运动技能指导中心,以体育技能培训、教学、训练、科研等服务于社会大健康领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多体育公共服务,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多元化需求,拓展体校新功能。并计划省市共建1至2所体育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体育职业技能人才。并根据县级体育行政部门机构改革的实际,进行县级少年儿童体校建设基础调研,摸清当前制约体校发展存在的困难和瓶颈,研究新形势下县级少年儿童体校的办学模式的机制和体制创新。探索建立以普通中小学为基础、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重点、社会招生为补充的生源渠道,逐步形成互惠、互利、互认的体育人才招生、输送互动机制,推动县级少年儿童体校可持续发展。 

健全训练布局,一条龙优化实施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网络体系。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推动县级青少年训练向学校延伸,建成大中小幼“一条龙”训练体系和省市县三级训练网络,形成以学校体育为基础、各级各类体校为主阵地、社会青少年俱乐部为补充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格局。

山东日照——打造体教融合新体系 为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赋能加力

近年来,山东省日照市先后举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水上项目比赛、国际太极拳大赛、中国国民休闲水运会、国际马拉松、国际啦啦操精英赛、帆船世界锦标赛、中国围棋大会、全国网球团体锦标赛等近200项重大赛事,形成了“春打太极拳、夏开水运会、秋跑马拉松、冬办体操节、四季打网球、全年下围棋”的赛事格局,体育已经成为日照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城市印记。

010.jpg

↑资料图片

日照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在发言中说,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在国家体育总局、山东省体育局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日照以“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目标,从目标引领、体育教学、场馆设施、赛事供给、体质提升、组织保障“六大体系”入手,强化顶层设计,规范体育教学,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体育竞赛,加强配套服务,完善保障机制,扎实推进体教融合工作,着力破解“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目前,日照市学生体质显著提升,竞技水平明显提高,青少年体育氛围日益浓厚,探索形成了体教融合的“日照模式”。

一是完善目标引领体系,以更高站位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日照市坚持把体育摆上青少年教育的更高位置,把体教融合融入全市发展战略,设置了一系列目标任务,致力打造体教融合示范区。

二是完善体育教学体系,以更优路径深化体教融合发展。李在武说,现在学校体育课经常陷入“一支哨、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尴尬局面。推进体教融合,必须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喜欢体育、爱好体育,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为此,日照市委、市政府对教学模式大胆创新,重点做到了课内与课后、线上与线下、校内和校外“三个结合”。

其中,“课内与课后”相结合,课内,打破传统体育课教学模式,建立“走班选课(选修课内容)+班级授课(必修课内容)”的“模块化”授课模式,激发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线上,由体育、教育等部门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开发“体育日照”微信小程序和日照通应用程序“全民健身课堂”,开设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等教学课程和6大类63期“居家亲子运动汇”系列亲子运动游戏,采取网络直播、网络录播等方式,科学指导学生锻炼。“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是建立“1+6+N”的多元化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网络。校内,主要是“1+6”,即以市体校为核心,以区县新型体校为支撑,打造一批名校名队项目。“1”,即以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核心,开展市队校办,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6”,即全市6个区县依托优质中小学校建立新型体校,同时整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特色体育项目学校创建标准,推进传统特色学校建设,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比赛当中,提升体育运动水平。校外,主要是“N”,通过校外力量,多元化培养体育人才。比如,开展星级体育社会组织评选,加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建设,引进社会组织进校园,为学校提供社会体育服务。

三是完善场馆设施体系,以更好资源保障体教融合发展。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坚持内外联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统筹学校和社会体育设施建设,为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完善赛事供给体系,以更强手段推动体教融合发展。以“三大球”进校园为切入点,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打造青少年特色竞赛品牌;畅通青少年参赛渠道。

五是完善体质提升体系,以更强体魄深化体教融合。认真贯彻“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体魄强健”的精神,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到中学实现体质提升服务全覆盖。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