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到暑假,大海、湖泊、游泳池、水上乐园到处可见家长和孩子们的身影,游泳、钓鱼、冲浪、漂流这些与水相关的户外活动更是暑期休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孩子们喜爱。不过,在开放性水域戏水存在着极大的溺水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溺水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今年在全国各地溺水事故也时有发生,令人痛心。
不止在中国,每年在全球发生的溺水事故数量也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溺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可预防、被忽视且迫切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为了在国际社会引起重视,世卫组织已先后发布过《预防溺水实施指南》《全球溺水报告》两份官方文件,并每年根据情况进行更新。两份文件指出,全球溺水事件的最高危人群是1至4岁的婴幼儿,排第二位的则是5至9岁的儿童。这些天性最爱水的孩子,由于缺少看护、指导以及预防措施成为溺水事件的最大受害者。为避免一桩桩悲剧的发生,世卫组织在两份文件中提出了10个预防溺水的要点。
文件特别强调,应避免儿童独自进入水域,监护人也应提高防护意识,预判危险程度并做好相应准备,不让孩子成为“孤泳者”;场地负责人应在陆地和水面间设置隔离,如在游泳池四周加上围栏,避免失足落水,同时,应向6岁以上的少年儿童教授必要的游泳技能与水上安全技巧。世卫组织的研究表明,这些技能可以明显减少未成年人溺水死亡的发生,科学的培训课程,安全的训练环境以及训练有素的救生教练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民众中普及防溺水知识和救生技能,掌握救生技能的人员越来越多,并在溺水事件发生后伸出援手也是减少死亡的重要一环。要建立起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预警、管控和减灾机制,科技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极端灾害的损失。
由此可以看出,最大限度杜绝溺水事故尤其是溺水造成死亡的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儿童是所有人群中游泳技能相对较弱的群体,尤其在生活区域有河流、湖泊、池塘等开放性水体的儿童,平时接触水体的机会较多,缺乏游泳技能更容易导致溺水事件的发生。研究显示,溺水事件中86%的受害者不会游泳,10%的人则仅掌握一点游泳技能,溺水受害者中不会游泳的占绝大多数。因此,预防溺水的有效手段是掌握游泳技能。水中发生意外要有三种意识:呼救意识、靠岸意识和争取时间意识,如抽筋时应该采取仰泳,节省体能,等待救援。另外,大家应时时牢记防溺水“六不”原则:不去非游泳区游泳;不去无人看管的泳池游泳;没有热身不下水;不可头部向下猛地扎入水中;游泳时不要打闹;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