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弓步、左手叉腰、右手旋转……”在江西省于都县岭背镇中心小学的操场上,课后延时服务正在进行,老师正在指导该校鱼龙舞社团的孩子们进行鱼龙舞练习。
“我们先学习了鱼龙舞的历史,又跟着老师一起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鱼龙灯,过程虽然很复杂,但是我们都乐在其中,很享受。当伴随音乐将鱼龙挥舞起来的时候,真的很酷!”鱼龙舞社团队员、六年级学生欧阳鑫怡说,“有时候我们还会一起出去表演,当看到大家对我们的肯定时,就觉得平时练习得再辛苦都不算什么,有一种自己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自豪感。”
家住于都县岭背镇禾溪埠村的退休教师李祖明是从今年3月开始,到学校指导非遗项目鱼龙舞的。他介绍,岭背鱼龙舞是传统民俗舞蹈之一,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舞蹈分设龙、鲤鱼、草鱼、鲫鱼和虾等多个角色,角色呈鱼、龙状,用竹篾绑扎,糊裱白纸,着色描鳞而成;每个角色长60厘米,直径为30至50厘米,可灵活转动。一直以来,鱼龙舞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二三十人,每人一角色。鱼龙舞套路很多,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的变化也有很多,如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
“负担减下来,学习乐起来。当学生学习一天,通过体育运动来释放自己,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身心。”岭背镇中心小学校长曾纪茂告诉记者,“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岭背中心小学群策群力,将鱼龙灯、花鼓戏、狮子灯、岭背锣鼓等传统非遗项目引入校园,科学地将非遗项目和“双减”、少年宫活动、课后延时活动等有机融合,学校的“小胖墩”“小眼镜”“小豆芽”明显减少。
“自从今年3月底参加鱼龙舞社团后,我的体重就从原来的100多斤降到了80多斤。不仅体重有了变化,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鱼龙舞社团队员、六年级学生孙益润说。
在于都,将非遗项目引进校园的不仅有岭背镇中心小学。课间操时间,于都葛坳中心小学里有着另一番景象。随着采茶舞《春景天》的节拍声,孩子们手执彩扇,一会踮起“矮子步”,一会甩起“扇子花”,动作有模有样,脸上洋溢着笑容。
据了解,赣南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坳乡戏剧文化底蕴深厚,半班戏、采茶戏、蚊帐戏等戏剧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为丰富校园体育内容,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和非遗项目的喜爱之情,葛坳中心小学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开展采茶戏非遗进校园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同时,学校将采茶戏改编成采茶操和采茶舞,让学生会跳采茶操、老师会跳采茶舞,传承好采茶戏文化。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全面落实“双减”的背景下,这类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江西省非遗项目甑笊舞也出现在于都的校园中。甑笊舞因舞动时人们手舞甑笊、又唱又跳而得名,其舞蹈动作与划船形似,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从学校实际出发,银坑中心小学将该舞引入校园。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非遗项目引进学校,不仅能有效丰富校园体育内容,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还能解决传统项目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等问题。
于都县教科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于都县系统化推进体教融合改革,以打造“体艺+”特色校园、探索地方特色课程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课程体系,以寓教于乐、融学于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动起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的规则意识、自律意识、协作能力、耐挫能力,“以体育人、以体育心、以体育智、以体育德”的新局面逐步形成。“双减”政策出台后,于都鼓励各个学校根据各自地域特色和非遗文化进行自主创新,将非遗与体育相结合。“比如有的学校将采茶戏进行了改编,改成了一个适合学生练习的健身操舞,既达到了传承非遗项目的目的,又丰富了学生的锻炼形式,一举两得。”
图片来源:岭背镇中心小学官方微信号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