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大潮中,浙江省杭州市的两所学校——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与杭州第二中学,正以独特的视角和坚定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航模体育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发展新路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也为我国培养新时代科技人才与航空体育健儿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
迈开追梦脚步
在2024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浙江杭州站(余杭区瓶窑镇)的赛场上,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大一学生徐辉,一位坐在轮椅上的青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身残志坚”的深刻内涵。亲手制作的航模火箭成功飞向天空那一刻,徐辉紧张的神情终于舒展开来,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自豪与自信。
“不求取得名次,只求突破自己。”徐辉的话语虽淡,却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作为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航模队的“小白”,他从零开始,与队友们并肩作战,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打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在比赛中获得伞降模型火箭单项团体第二名与带降模型火箭项目第三名。备赛期间,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协作与无私奉献,让徐辉深刻感受到了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前行的决心。
学校航模社团指导老师刘雨、袁海涛表示,“这次参赛团队由6名学生组成,其中包括听力障碍学生和肢体残疾学生。他们用行动证明,残疾并不能阻挡追梦的脚步。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比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同时也为他们日后的就业拓宽道路。”
这一举措展现了学院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与担当,更为社会各界树立了关爱残障人士、促进教育公平的典范。
充满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科技担当。”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以独特的育人理念闻名遐迩。在2024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浙江杭州站(余杭区瓶窑镇)的比赛中,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荣获伞降模型火箭(公开组)、带降模型火箭(公开组)单项团体第二名等荣誉。
该校航模带队教练陈颜龙介绍说:“我们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是我们航模项目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石。这一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顶尖的实验设备和资源,还将大学的前沿科技理念引入高中课堂,实现了教育与科研的深度融合。”
谈及航模参赛队的组建,陈颜龙说:“我们这次参赛的7名学生,都是经过严格选拔的佼佼者。他们中既有对航模火箭技术充满热情的少年,也有对航模滑翔飞行原理了如指掌的才俊。这些学生不仅专业水准高,对航模事业也有着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航模不仅仅是一项科技体育活动,它同样需要运动员般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经历无数次的试飞、调试和修正,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谈及航模教育的长远意义,陈颜龙满怀激情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学生们在科技领域有所建树,更希望在他们心中种下家国情怀的种子。让他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梦想和成就,更要肩负起为国家、为民族贡献力量的责任和使命。”
杭州第二中学在航模体教融合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无疑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正如陈颜龙所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为培养新时代的科技人才和体育健儿贡献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