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激昂而振奋的音乐,航模飞机在空中灵活穿梭,时而翻滚、时而俯冲、时而盘旋,特技飞行表演动作精准而完美。现场500余名观众纷纷举起手机,快门声此起彼伏,试图将这份对航空科技运动的热爱定格在记忆中。
恰逢中国航天日前夕,2025北京市航空科技体育展示、体验表演赛(房山站)在北京氢能翱翔飞行基地举办。赛事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海淀青少年活动中心、皇城根小学、平谷五中等中小学校及航模俱乐部的近200名青少年爱好者参赛。
本次比赛涵盖了遥控空战、航天火箭模型及自由飞行三大类竞赛项目,为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赛事由北京市航空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航空运动协会主办,氢能翱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北京市航空运动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赛事旨在通过寓教于赛的形式,将科技探索与体育竞技深度融合,有效激发青少年对航空科技体育的兴趣和热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思维与科学素养,为未来的航空科技领域培养更多后备人才。”他强调,赛事的举办有助于推动科技体育的普及与规范化发展,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助力产学研成果转化,为航空科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服务全运会 助力青少年成长
遥控空战比赛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双方队员遥控飞机模型紧张地撕咬着对方的尾挂彩带,完美模拟了真实空战中的近距格斗场景,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赛事总裁判长符其卫介绍:“室内遥控空战是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项目之一,其意义远不止于竞技本身。本次比赛将全运会项目送到孩子们身边,为他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他表示,青少年在比赛过程中不仅能够近距离观察选手们的操作技巧,学习如何更好地掌控飞行器,还能通过与选手的交流互动,了解更多遥控空战背后的科技原理和战术布局。这些宝贵的经历将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航空科技体育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的未来成长和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伞降火箭比赛现场,选手们沉着冷静地应对着每一个挑战。从组装、调试到成功发射,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展现了选手们团队协作精神与精湛的技艺。高二学生李昊臻满怀信心地说:“家门口举办的航模比赛非常精彩,我从小就对航空科技充满了兴趣。希望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交流,学到更多关于航空科技的知识,将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贡献。”他的言语中透露出对航空科技的无限热爱与憧憬。
以赛代练 逐梦全运蓝天
来自丰台区大红门小学六年级的12岁少年选手张辰睿也是本次比赛中的佼佼者。他手持自己精心制作的航模飞机,眼中闪烁着对胜利的渴望。今年5月份,他即将与队友胡静一代表北京队参加在北川举办的第15届全运会预选赛室内遥控空战项目的比赛。对于这次比赛,张辰睿表示:“我热爱航模,我要带着我制作的飞机上全运会,争取为北京队夺得奖牌。”他的父亲张旭也表示:“此次参加房山站的比赛,主要是以赛代练,让孩子飞行技术得到精进的同时,锻炼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学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转机。”
除了小选手们的精彩表现外,现场的观众也沉浸在浓厚的科技氛围中。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比赛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全运会项目、感受航空科技的魅力与力量,还能让他们学到很多知识,拓宽了视野。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梦想中翱翔。
变废为宝 打造青少年航空科技综合体
作为比赛承办方负责人、高级航模教练的杨东对航空科技体育事业的热爱已持续数十年。他说:“这片土地过去是养牛基地,后因种种缘由沦为荒地。但在当地政府与基地等共同努力下,它焕发了新生,转型为北京氢能翱翔飞行基地。这里不仅为无人机飞行培训提供了场地,还吸引了众多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前来研发试飞。同时它也是航模爱好者的天堂,是青少年探索航空文化的乐园。”
杨东表示,期望通过举办更多赛事活动为孩子们创造接触航空科技文化的机会,点燃他们的兴趣与热情、为中国航天事业培养更多未来的栋梁之才。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