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挖掘与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采风暨排舞进校园公益送培活动走进了云南大理宾川县力角镇米汤完小,为校园带来了活力,也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青少年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迎着朝阳采风工作组走进了米汤完小,操场上孩子们原本有些羞涩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活动开始后,采风工作组的老师们先是带来了一段精彩的排舞表演,欢快的节奏、动感的舞步,瞬间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孩子们的目光紧紧地跟随着老师们的身影,眼中满是好奇与向往。随后,老师们开始耐心地教孩子们排舞动作。从基本的热身训练,到步伐和手臂的摆动,从节奏的把握到表情的管理,手把手地指导着每一个孩子。
来自江苏和福建的排舞专家沈金花、李萍站在前面手把手教大家学习排舞曲目《天天向上》,这首曲目不仅活力四射、简单易学,还是全国校园排舞曲目。两位老师耐心地分解动作、讲解要点,让同学们了快速掌握了排舞的技巧和节奏。“来,我们的脚要怎么样?对,脚再抬高一点,就是这样,很棒!”一句句鼓励的话从教学的老师口中说出,让同学们原本有些紧张的表情,在鼓励下逐渐放松下来,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米汤完小校长韩水仙介绍,学校孩子有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平时课余活动比较单调。在122名在校生里,多数是彝族孩子,因此除了篮球、乒乓球等运动外,现有的特色活动就是彝族打跳,他们会在大课间和放学后一起跳。“这次排舞公益活动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不仅让他们接触到了新的艺术形式,还能让他们在学习排舞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自信。期待着孩子们以后能够有机会参加比赛,去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在教学过程中,采风工作组发现,虽然这些孩子平时缺少父母的陪伴,但是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热情却非常高。经过一个小时的教学,孩子们已经能够基本完整地跳出一首排舞曲目。六年级学生李建珍说自己之前只学习过手势舞和打跳,没有想到自己第一次学习排舞就可以学会,“教我们的姐姐说这首《天天向上》学好了可以参加比赛,我也期待自己站上舞台的一天。”
米汤完小虽然没有专职的体育老师,但每位老师都是学生的“运动搭子”,老师范瑞山表示,她今天也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后面也会继续教他们。“这些孩子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做其他事情积极性特别高,排舞简单易学,而且充满活力,非常适合青少年,能够很好地锻炼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事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层的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和生命力的,我们这次活动就是要深入基层,挖掘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文化。排舞作为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运动形式,非常适合在基层推广。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排舞在乡村和社区生根发芽,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排舞,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运动,健康成长。”
而在米汤完小,孩子们也在课后自发地练习着排舞,他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自己和学校争光。采风工作组组长唐萍说:“《天天向上》这首排舞曲目的交叉跳动作能激发孩子兴趣,符合孩子喜欢蹦蹦跳跳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该曲目后,能参加今年全国校园课间操网络比赛,通过在全国赛事中展示自己获得成就感。希望排舞能成为孩子搭建走出大山、参加全国赛事的平台,帮助他们增强自信,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此次“送教下乡”排舞公益行活动,不仅为大理的基层校园带来了欢乐和活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挖掘和传承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排舞这项运动,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在大理的基层土地上绽放出了绚丽的色彩。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