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想找个打太极的地方都难,现在家门口就有专业场地。”王建国脚下这片7.8万平方米的土地,曾是江西高安市城北新区的“生态伤疤”——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如今,这里蜕变为集篮球场、足球场、儿童乐园、智能健身区于一体的综合性运动空间,每个年龄段都能找到“动起来”的理由。
江西高安的“空间魔法”始于精准规划。面对新老城区存在的绿地焦虑、功能单一、品质不高等困境,决策者没有选择“摊大饼”式扩张,而是以《高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蓝本,将体育公园嵌入城市“一廊三核五斑多点”的生态骨架。城北在新城核心片区建设双体育公园,瑞阳新区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城南则是在老城东方红片区打造水岸运动综合体的东方红体育公园。
傍晚7点多,瑞阳新区体育公园的无人售货机前,市民扫码购买运动饮料;篮球场边,青少年培训班的报名二维码醒目张贴……这些细节藏着高安体育公园的“生存哲学”。
“传统公园靠财政输血,我们要让场地自己‘造血’。”市城投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通过场地租赁、赛事承办、商业配套三大板块,瑞阳新区体育公园年运营收入基本能实现“以场养场”。值得一提的是,所有收益的100%将反哺社区,用于免费开放、维护场地器材、公益培训课程等。
为守住公益底线,高安创新“双轨制”管理:公园主体区域24小时免费开放,专业场地实行“低价+公益时段”政策。市民陈女士对此点赞:“孩子学轮滑每小时只需二十元,比商场便宜一半。”同时,由城管局牵头组建的“公园管家”团队,负责日常维护与应急处置,确保服务不降级。
数据显示,高安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1.8平方米跃升至3.07平方米,经常锻炼人口比例提高至38.6%。更可贵的是,这里正在孕育新的城市文化:企业把团建搬到户外拓展区,学校将体育课开进公园,周围社区居民自发组织了气排球队、广场舞队、足球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隔三岔五组织小型赛事活动。
高安用三座体育公园证明,当城市发展真正以人民为中心,最普通的角落也能绽放出改变生活的力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