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2025年运动医学与健康学术会议暨第七届身体活动与健康科学大会在成都体育学院东部新区校区召开。会议聚焦运动医学、身体活动与健康科学三大领域,来自业内的顶尖专家、学者和研究人员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身体活动、运动医学与健康”大会主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搭建交流互鉴、协同创新高端平台。会上,“成都体育学院中医运动医学寰枢大模型和智能体”同期发布。
据记者了解,本次大会由成都体育学院、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生理与生物化学分会、上海君石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吸引到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励建安在内的众多全球顶级专家、学者、研究人员会聚蓉城。
本次大会以主会场+分会场的形式举办,为期2天。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励建安、原上海体育学院院长陈佩杰、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刘存志分别就《身体活动与肥胖》《运动与健康体重管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我国体育学科发展的思考》《中国针灸传承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作主题报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君石表示,“目前缺乏身体活动导致全球每年近100万例死亡,仅次于烟草使用。如果全球人口更爱活动,每年可避免高达500万人死亡。目前中国的肥胖问题形式严峻,几乎每两个成年人就有一个超重,因此这个问题也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通过吃动平衡,减少静态生活方式来做好体重管理,避免更多慢性疾病的发生。”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成都体育学院中医运动医学寰枢大模型与智能体”。该模型是由成都体育学院联合中科视语,以“天人合一”哲学为理论内核,构建的国内首个贯通“竞技体育、大众健康、科研创新”的中西医协同智能平台。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与中医理论的深度融合,形成“监测—干预—创新”三维架构:以运动生物力学动态分析重构损伤预测范式,以穿戴设备与体质辨识技术赋能个性化健康管理,以古籍活化与虚实交互技术推动中西医科研范式革新,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运动健康领域的科学应用与实践转化。
据成都体育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寰枢’ 以宏观视角构建起贯通竞技体育、全民健康、科教研究的智能生态系统。在竞技体育上,九章筋骨竞技引擎融合多模态数据,精准分析运动员画像,为竞技体育打造‘数字队医’,助力运动员黄金周期;针对大众健康,羲和动律健康网络整合智能设备数据与中医体质辨识,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和养生方案,为全民健身装上‘中医智脑’,让八段锦与AI共舞;科教创新领域,太虚枢机科教平台打造虚实融合的知识图谱,为科研人员和学子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与智能科研框架,促进中西医跨时空对话与融合创新。当岐黄之术遇见人工智能,我们正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运动医学的智慧。”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