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庆市全民健身运动会迎来了第14个年头。赛事秉持初心——零门槛、广参与,开展了广播体操、太极拳、钓鱼、陆地冰壶等24个大项、182个小项,带动了全市各区县1万余人踊跃参与。14年来,每年都有上万人从重庆各个角落奔赴这场运动之约。这场赛事既是“体育+”模式的生动实践,更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市民的美好生活添彩,持续点燃整座城市的健身热情。
“平时在家就喜欢练瑜伽,来参赛不是为了名次,就图这个氛围,这份热爱。”一位参加瑜伽比赛的选手笑着说道。这或许正是全民健身的深层逻辑:体育绝不仅限于竞技的奖牌,更应该是嵌入生活肌理的活力与热爱。

在繁华商圈中上演国际象棋对弈,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比拼陆地冰壶技艺,再到美丽乡村悠闲垂钓……这些别具一格的赛场,让选手在竞技的同时沉浸于巴山渝水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真正实现了“比一场赛,享多重体验”。 来自巫溪的选手分享道:“我特意带着家人提前一天来的,打算在南天湖来一次短途旅行。” 万盛经开区关坝镇凉风村驻村第一书记也深有感触:“通过这次比赛,凉风村的知名度提升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我们的乡村品牌越叫越响了。”
本届运动会打破了赛事的“围墙”,走进巴南、垫江、长寿等17个区县,将赛场巧妙嵌入城市与山水之间。 这种“体育+”的办赛模式,不仅赋予了赛事独特的复合魅力,提升了选手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更让体育成为连接情感、探索城市、赋能发展的新媒介。

“每年就盼着参加这个运动会”——这已成为许多重庆运动爱好者的共同心声。 一位连续参加了8届的乒乓球爱好者说:“我们单位每年都组队,从不缺席。大家都盼着来和这些新朋老友切磋下。”
重庆市第14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虽已落幕,但其点燃的运动热情持续浸润着山城的每个角落。街头巷尾,健身步道上运动的人络绎不绝,社区球场的灯光彻夜明亮,公园广场上的健身人群自成风景。 这场全民奔赴的赛事展现了重庆市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还将继续为这座城市持续注入健康、活力与幸福的底色,续写城市与市民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体育故事。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