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文化>正文

忙趁东风放纸鸢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0-04-28    作者:今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周末的京郊公园前的广场上满是放风筝的人,各色样式的风筝漫天飞舞,好不热闹。有传统样式的燕子、老鹰、蝴蝶风筝,也有现代样式的小猪佩奇、小熊维尼、熊猫等卡通画风筝,还有专业的竞技风筝,花样繁多的风筝点缀在蓝天白云间,让人心旷神怡。

W_13284466_17022616_wsz.jpg

资料图片

三月三放纸鸢

在东坝郊野公园放风筝的李娜说:“抬头看着天上的风筝,耳边响着儿童的欢闹,仿佛回到了儿时在家里与哥哥每年春天去体育场放风筝的场景,来回奔跑、调试,当风筝终于放飞之时,心里的快乐满溢。放风筝常有一种比赛心理,看谁放得起来,哪个放得稳,谁又放得高远,这里面都是经验技术。哥哥人小力薄,有时风大线不够结实,风筝断线脱了手,心情低落回到家,妈妈却会夸风筝断得好,说灾厄放没了。哥哥和我不能理解,只是可惜没了不能再去放,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玩得开心。” 

春天放风筝的习俗由来已久,过去人们常在三月初三,清明前后踏青放风筝,消灾祈福。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古人放风筝,除了祈福祛灾,还认为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一书中写道:“春回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仰视,可以泄内热。”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踏青放风筝,沐浴阳光,舒展筋骨,引颈远眺,极目云天,伴以徐步疾行,使冬天久居室内、内热积聚、气血积郁的人,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改善血液循环和加强肺呼吸容量,可起到清除“内热”和吐故纳新的功效。《燕京岁时记》中还进一步阐明放风筝对眼睛的好处:“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能清目。”这是由于在放飞时,眼睛要一直盯着高空的风筝,远眺作用可以调节眼肌功能,消除眼的疲劳,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中国风筝问世后,很快被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唐宋时期,由于造纸业的出现,风筝改由纸糊,很快传入民间,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中国的风筝流传到世界各地。先是传到日本和朝鲜等近邻国,后又漂洋过海,传到了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另一线则顺着“丝绸之路”或蒙古人的征战路线进入了阿拉伯和西欧。元代在中国为官17年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归国后,也把风筝介绍到了西方。

到如今,放风筝已经是受大众欢迎的运动项目,国际国内的风筝赛事逐渐增多。放风筝对于爱好者来说也不限于在春天进行,一年四季都可以放风筝。风筝制作工艺也有了新变化,软翅、硬翅、板子、立体、运动风筝等种类增多,满足人们对风筝的不同需求。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