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委会定向帮扶活动暨奥运健儿公益服务大行动近日在哈尔滨市人民体育馆举行。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冠军张湘祥受邀出席活动,并以《坚持梦想不失光华》为题,与哈尔滨体育运动学校、哈尔滨第三重点业余体校的师生们分享了他的成长之路。
“我1995年来到北京训练,1999年入选国家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我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当时我只有17岁。”正是在悉尼奥运会56公斤级赛场上,张湘祥以总成绩287.5公斤,与队友吴文雄成绩相同,因体重大最终获得一块铜牌,17岁的张湘祥成为中国举重队最年轻的奥运奖牌获得者。
谈到职业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张湘祥说,那无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夺得举重62公斤级冠军的那一场。“一方面是在家门口举办奥运会,此生难忘;另一方面,自己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上获得金牌,升国旗、奏国歌,更加难忘。”张湘祥动情地说:“当时在北航体育馆,奏国歌的时候,现场每个中国人都在高声唱——那是我第一次在赛场上流泪。”
张湘祥与师生们分享了作为国家队运动员对于队服胸前国旗和五环图案的理解。他认为,能够代表国家征战国际比赛是无上的荣耀,运动员就应该努力站上巅峰,为国争光。
“举重是挑战人体力量极限的项目,挑战性很强。如果你能够挑战自己,不断突破,就没有事情能难倒你,你才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张湘祥鼓励大家,“定好目标,全力以赴,不要轻言放弃。”
“无论最终是否能够站上最高领奖台,都不会辜负你这一路的艰辛。这个过程会教会你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人生。”张湘祥1983年出生于福建龙岩,他从小就记着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张湘祥目前就职于北京体育大学校友会和教育基金会,从事教育服务工作。他笑称自己是北京体育大学“纯自主研发”,从“冠军班”毕业后,2008年留校。之后由于工作需要,也曾辗转在体育传媒工作过一段时间,2015年又重回北京体育大学。这些年,张湘祥也一直参与组织优秀运动员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也在一些需要帮扶和支持的偏远地区推广体育运动,传播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
张湘祥认为,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特别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从而实现更好的落地。这种互动,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体育和体育精神。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