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张家口崇礼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看台区,“雪如意”的造型便映入眼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张利解读说,跳台剖面因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如意”的S形曲线契合,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也形成了对冬奥赛事独到的中国文化表达。
施工难度大 攻坚克难创多项第一
据张家口奥体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龙介绍,自2018年5月1日开工以来,短短两年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崇礼古杨树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以及其他一些非竞赛场馆的建设。其中,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工程量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竞赛场馆。
作为我国首座跳台滑雪标准场地,“雪如意”顶部与地面落差达130多米。选址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其所在山谷落差与形状都与竞赛要求高度契合,无需对山体进行过多切削。
由于山体陡峭,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难以发挥作用,需要工人们肩挑手提地运输建筑材料。其次,山体基层石头多且大,人工上不去,工作面又狭窄,打基层的过程异常艰难。此外,由于崇礼气候原因,施工周期短也成为一大难题。“崇礼一般5月份的时候才可以施工,10月份就进入冬季,我们还要在冬季采用一些冬季施工的措施跟预案。工人们都非常不容易。”马龙说。
即便如此,“雪如意”的建成仍然创造多项第一——世界上首个采用全钢筋混凝土超长框架结构,首个在顶部出发区设置大型悬挑建筑物的跳台滑雪场馆,世界上最具设计感的跳台滑雪场馆,还有世界上最长的跳台滑雪赛道。
可持续发展 处处体现绿色奥运
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建设前期,冬奥组委与建设方做了大量可持续发展调研报告。“雪如意”建设融入崇礼绿色植被之中,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崇礼“以奥运核心区生态景观整体营造为核心,以打造冬奥会生态景观为目标”的设计理念。
马龙介绍说,“雪如意”选址依山而建,减少了对山体土方的破坏。土方开挖后,把土进行储存,避免了土方的外运,未来可对其进行再回收。第二点就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施工方制作的临时鸟笼和洞穴给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第三就是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崇礼地区降水较多,有一些形成了自然小河流。“我们对这些河水有组织地进行引流,作为冬天造雪的水源,在有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暂时造雪用水需求。”
后奥运时代 赛后利用规划有序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冬奥会后的场馆利用也是“雪如意”建设初期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张利说,跳台滑雪是极具冲击力的运动,普通人体验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没有比赛时场馆的运动属性将减弱,“这个场馆将成为当地公共艺术的标识物融入周边环境,为人们提供可以运动休闲消费逗留的场所,提供多元化的城市功能。”
马龙也谈道,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建成,未来除了可以举办世界高水平比赛外,在夏季也可举办音乐会等娱乐活动;赛道两边可攀爬的楼梯,赛后可开发为极限旅游项目,漫步“雪如意”体验建筑的宏伟壮观。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