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五年,竞技赛场上的“黑科技”层出不穷,科技保障力度不断加大;科学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科学健身指导走进千家万户,线上一触即达;体育教育、运动员文化学习和教练员培训获得迅速发展;对兴奋剂“零容忍”,坚持“拿干净金牌”,反兴奋剂工作常抓不懈……
“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科教和反兴奋剂工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科技创新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和综合实力,以科技助力促成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以“零容忍”的反兴奋剂坚定态度和“兴奋剂违规入刑”等开创性举措,为维护我国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和中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不断开创体育科教和反兴奋剂工作新局面。
资料图
勇攻关 搭建国家队科技保障体系
“十三五”期间,体育总局同科技部建立“科体协同”工作机制,共同推动体育领域科技创新战略研究,围绕“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推动“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有序实施,同时引导科教单位和企业等加大冬季项目的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也充分调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优质科技资源,围绕运动项目和学科领域建立科技助力战略合作。
同时,为了提升竞技体育科技助力水平,解决制约运动成绩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体育总局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体育科技创新。搭建了国家队科技助力备战保障体系:组建了48支国家队复合型科医团队,保障国家队日常科技助力工作;购买体育科技服务,引入科教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优质资源加入国家队科技助力工作中;组建科技助力专家组作为补充,提升国家队科技助力工作水平。在做好国家队科技服务的同时,体育总局持续推进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改革,提高服务质量。
广覆盖 全民健身与体育教育取得长足进展
随着现代生活理念的转变,国人对健康日益重视,相应做好科学健身指导工作,为全民健身提供科技助力也成为体育服务的重要领域。“十三五”以来,体育总局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科研工作,开展多项基础研究和调查,协调科技部设立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对科学指导大众健身活动产生积极效果。同时,体育总局还积极开展体育科普,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总局及时组织科教单位和专家编制居家科学健身微视频,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面向全国传播,为抗“疫”贡献了体育力量。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人们的健康理念从“治已病”到“防未病”转变,“运动是良医”成为重要手段。“十三五”以来,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对各地医务人员开展“应用运动处方科学运动”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范围遍及多个省份。运动处方库建设也进入良性运转,运动处方师培训认证系统基本完备,共培养运动处方师2000余名,为“体医融合”培养了一批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此外,体育总局成立了全国体育教育教学联盟和竞赛联盟,区别施策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探索建立国家队文化教育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体系,建设“教练员岗位培训管理系统”,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促进高等体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搭建好高等体育院校管理、教学、竞赛及教材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深化体教融合提供了人才保障。
零容忍 构建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
兴奋剂问题是体育系统面临的重大风险之一。反兴奋剂关乎体育发展根本,关乎中国体育形象和国家形象,关乎政治和大局。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反兴奋剂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反兴奋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体育总局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推进反兴奋剂斗争。
坚强领导和严格要求是做好反兴奋剂工作的根本保障。体育总局积极构建联防联控、惩防并举的工作体系,成立总局反兴奋剂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了“反兴奋剂工程”建设方案,推动形成职责清晰、责任明确、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反兴奋剂工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反兴奋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着力防范化解兴奋剂重大风险。
体育总局紧抓国家队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和管理工作,把“零出现”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全面推进国家队系统化、专业化的管理、教育、检查、三品防控等全方位能力建设,致力打造干净的国家队;积极争取与相关部委的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兴奋剂综合治理;构建反兴奋剂教育预防体系,提高兴奋剂检测实验室能力和水平建设,强化兴奋剂违规责任追究,同时加强反兴奋剂法规制度建设,积极推动兴奋剂违规入刑。2019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走私、非法经营、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打击兴奋剂犯罪行为提供了坚强的司法保障。
在反兴奋剂工作中,我国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体育精神,坚持国际视野,加强国际合作,为中国反兴奋剂工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