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目前,“两个奥运”已进入全力冲刺、全面就绪、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北京体育大学全面、积极投入到备战和服务工作中。学校秉承“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校训精神和“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时代精神,力求为“两个奥运”贡献力量。
发挥人才优势
截至目前,北体大备战奥运会运动员共136名,其中备战东京奥运会79名,涉及田径、射击、游泳、击剑、体操、跆拳道、举重、场地自行车等31个项目;备战北京冬奥会57名,涉及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单板滑雪U型场地、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13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学校15名教师已获批成为空中技巧雪上技巧、冰球、冰壶、雪车及钢架雪车、雪橇、速度滑冰、越野滑雪、跳台和北欧两项等项目国际级裁判,并已全面参与北京冬奥会测试赛执裁。
此外,北体大组织了20余支科研团队,为50余支国家队提供生理生化指标检测、机能评定、信息采集、技术诊断评估、体能训练、心理调控、营养方案制定、医疗及康复治疗等方面科技保障工作,为运动员和教练及时获取信息数据、开展科学训练、提高竞技表现、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同时,针对奥运项目积极培养后备人才。在志愿者服务方面,学校已有6835名学生在北京冬奥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网络系统提交申请,预期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演出、城市志愿服务、竞赛组织、涉外服务和体育专业等方面提供高水平服务保障。
借助科技力量
2018年起,北体大拨专门经费设立冬季项目国际合作科研课题,主要包括:冬季项目运动员选材标准、心理学特征研究,冬季项目动作技术与成绩的关系研究,冬季项目运动员机能评价体系与体能训练策略研究,冬季项目比赛的医学预案研究,冬季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培养、训练竞赛体制、运动员教育研究等多项课题,吸纳相关研究团队与学者加入到冬奥备战工作中。
学校加强对各冰雪强国的赛事赛况和训练策略,及疫情期间带来的影响研究,制作和发布《冬奥动态》等备战信息。与北京冬奥组委秘书行政部合作编印《冬奥参考》,总结历次大型体育赛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提出多方面建立疫情防控与应对系统的策略。学校整合奥林匹克运动与体育社会学教研室、奥林匹克研究中心、奥林匹克文献信息中心和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的资源,成立冬奥文化研究中心,入选中国智库索引和2020全球最佳新兴智库,得到国际权威智库评价机构的认可。
据了解,北体大已获批3项“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项目,包括“智慧冰雪场关键技术研究”“滑雪辅助训练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搭建的冰壶比赛辅助训练系统”在内的部分“科技冬奥”专项成果已进入落地阶段。学校已建成速滑馆、室内轮滑馆、综合风洞实验室、滑雪风洞实验室、两个六自由度训练馆、康复医疗中心,并配套改造了运动员公寓,总建筑面积超过70000平方米。
重视传承创新
近年来,北体大先后与国际奥委会、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国际体育单项联合会等10余个国际体育组织开展务实合作,并与捷克、克罗地亚、芬兰、瑞士、奥地利、瑞典、丹麦等国大学和科研所成立冰雪运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开展青训队员交换生项目,举办“一带一路”冰雪运动科学训练国际论坛,成立中芬体育创新研究院,就进行高水平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训练竞赛、科研合作、产业研发、文化推广等达成系列共识,并开展联合人才培养,为奥运发展提供高端人才与智力支持。
学校还致力于探索借助冬奥会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与Visa携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打造“冬奥有她”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事大型公益项目,面向京张地区体育、文化和旅游类女性小微企业,通过线上课程、咨询辅导等商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对接奥运机遇的内在能力,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望作为中国经验向国际推广。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