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冬奥组委同北京体育大学总结提炼重要遗产成果,编制完成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2020)》中文版和国际版。报告共有十三个章节,重点呈现了2015年8月至2019年底各项重要遗产成果共五个方面。
高度重视赛后持续利用,努力打造场馆遗产新优势。北京曾成功举办2008年夏奥会,拥有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奥运场馆遗产。“筹办冬奥首先考虑的就是要用好这些场馆。”北京冬奥组委专职副主席、秘书长韩子荣说。北京冬奥会在场馆建设方面采用创新科技手段,改造扩展现有场馆功能,多数场馆实现了冬夏两用。
北京冬奥会共有12个竞赛场馆,其中5个为现有场馆,7个为新建场馆。北京赛区有4个冰上场馆为2008年奥运会场馆遗产:首都体育馆将举行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比赛,国家游泳中心将举行冰壶比赛,男子冰球和女子冰球则将分别在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馆举行。在张家口崇礼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将承担部分雪上竞赛项目,而云顶滑雪公园也已经是建成近10年的成熟滑雪场。对于新建的冬奥场馆,北京冬奥组委在冬奥会筹备之初就高度重视赛后利用问题,所有新建场馆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方式,并制订了场馆赛后利用计划。
加快完善软硬件环境,冰雪运动普及发展迈上新台阶。除了冬奥会竞赛场馆,群众冰雪运动场地设施也逐步完善。借着举办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冰雪运动在中国实现了跨越式普及和发展,并努力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目标。在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时,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等部分区域,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实施,群众性冰雪运动组织更加健全,群众性冰雪运动场地设施更加完善,群众性冰雪运动赛事活动更加丰富,社会力量参与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的热情日益高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也将成为北京冬奥会最重要的遗产。
发挥冬奥会牵引作用,引领京津冀区域协同新发展。老百姓的滑雪热情正随着京张高铁的开通逐渐高涨,冬日滑雪夏日避暑,张家口崇礼已经打响了“滑雪天堂”的名片。崇礼区建成7家大型滑雪场,全部位列全国20强,形成了国内最大的高端优质滑雪场集群,2020-2021雪季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突破500万,并引领冰雪产业和冰雪旅游度假高速发展。高铁大幅提升区域交通运行能力,治沙治水治气改善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发挥首都优势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整体能力和水平,京津冀正发挥冬奥会牵引作用,紧抓两地三赛区筹办冬奥机遇,引领京津冀区域协同新发展。
坚持绿色转型发展导向,为主办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北京延庆区努力推动延庆高质量绿色发展。“延庆未来的目标是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为牵引,用好冬奥、世园、长城三张‘金名片’,建设生态、文明、幸福的最美冬奥城。”北京市延庆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叶大华如此展望未来蓝图。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和滑雪大跳台场馆所在地,首钢老工业园区借着冬奥焕发了生机。首钢是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城市更新服务商,也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带动城市发展的新案例。首钢园区正在围绕文化复兴、产业复兴、生态复兴、活力复兴,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和“十大攻坚工程”。
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助力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普及冰雪文化,推广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助残意识,这是北京冬奥会带来的无形遗产,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良好态势;增进各国人民友谊,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是北京冬奥会的庄严承诺和遗产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