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体育新闻>正文

(体育研究)“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7-12    作者:彭国强 杨国庆

008.jpg

资料图片

南京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研究院副院长 彭国强 南京体育学院校长 杨国庆

“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肩负着新的战略任务和时代使命。立足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新环境和体育强国建设新需要,系统规划“十四五”时期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统筹谋划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对于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引导竞技体育主动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实现竞技体育自身发展、带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重要方向,发挥竞技体育的综合功能;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以人才强体为支撑,推动竞技体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伟大征程中履行新担当、发挥新作用。

(二)“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

1.从垂直管理向扁平化治理转变,推动开放共享发展。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为开放的理念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建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机制,增强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2.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推动内涵式发展。注重竞技体育发展的综合效益,强调高质、高效、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加强调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

3.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化发展转变,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依靠科技引领、机制创新、制度保障为核心的内生式发展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

4.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推动智能化发展。促进“科技攻关”与运动训练紧密结合,加快训练场地、器材、设施智能化,建立与运动训练密切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让科技赋能竞技体育。

5.从突出优势运动项目向各项目水平提升转变,推动均衡协调发展。优化运动项目结构,扩大和巩固优势运动项目规模,建立各运动项目分布合理、均衡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6.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推动融合联动发展。将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国民教育体系对接,建立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多元参与的新型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7.从奥运争光为先向全面服务社会转变,推动引领带动发展。突出竞技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引导竞技体育先进成果向服务经济社会转化,最大限度释放竞技体育外部正效益。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目标

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实现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打造竞技体育协同治理新体系,逐步建立与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充满活力的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塑造运动项目均衡协调发展新格局,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有新的突破;形成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新局面,竞技体育社会化和职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建立智能化科技新平台,运动训练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成高效办赛、便捷参赛、舒心观赛的智慧化服务保障体系和国家级竞训中心;体教融合模式不断融入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体系。 

二、“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任务和重大工程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任务

1.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聚焦实现全项目参赛目标,做好竞技运动员精准选拔、科学训练和重点保障,扩大我国冬季运动项目发展规模。

2.竞技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推行条块结合的扁平化管理,推动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优势功能性互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协会自主的协同治理新体系。

3.竞技体育项目结构优化。推动奥运与非奥运项目、夏季与冬季项目、优势与潜优势项目、基础项目与弱势项目协调发展,努力恢复各运动项目间“生态平衡”。

4.深化体教融合促进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优化体教融合型训练网络体系,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联动机制,建立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体育”一体化优秀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体系。

5.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组织和备战参赛。做好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十二强赛、2022年杭州亚运会和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备战组织和参赛工作。 

6.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联赛体系建设。探索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职业体育发展方式,完善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联赛制度,健全职业体育俱乐部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职业体育的规范化水平。 

(二)“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重大工程

1.“三大球”振兴工程。实施“集体球类运动项目振兴战略”,加强对“三大球”发展规律研究和赛事扶持,探索“三大球”专业训练和职业体育融合发展新模式,提高“三大球”职业赛事市场化程度。 

2.科技助力奥运工程。实施“科技助力行动计划”,推动科技与运动训练深度融合,建设“世界一流”的“训、科、医、教、服”一体化高水平科训基地,最大限度提高科技赋能效益。

3.优势运动项目示范区建设工程。统筹运动项目区域布局,围绕不同区域经济、文化、人力资源等培育特色运动项目,打造优势运动项目示范区,形成各具特色的地缘集聚型运动项目发展新格局。

4.冬季运动项目跃升工程。加大冰球和高山滑雪等落后项目的专项扶持,大力发展雪车、雪橇和北欧两项等新兴运动项目,巩固和提高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空中技巧和单板滑雪等运动项目竞技水平。 

5.国家体育训练体系构建工程。深入推进训练、科研、医疗、教育、服务一体化,推动训练场馆智能化升级改造,加快运动装备、训练器材和科研仪器更新迭代,以智能化、数字化促进运动训练科学化。

6.青少年体育拔尖人才建设工程。深化体教融合培养优秀竞技人才,推动运动员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相结合,挖掘体校和职业俱乐部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优势,建设体教融合型青少年体育赛事平台。 

三、“十四五”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深挖竞技体育的带动和引领效能,推动竞技体育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引导竞技体育优势资源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城市发展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通过竞技体育优势资源弥补群众体育资源不足,构建多层次、多结构、多区域体育赛事体系,研究和设置不同运动项目的业余标准,打造从业余到职业的运动员等级标准体系和业余竞赛体系,引导训练竞赛资源和科技成果向全人群健康促进转化。

(二)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建立政府主导型治理新机制

推动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系统耦合和功能互补,发挥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综合效能,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府主导型管理体制,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扁平化治理,最大限度发挥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集中力量共促竞技体育发展的制度优越性,为竞技体育发展增添新活力。 

(三)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备战新模式,提升训练参赛智能化水平

建立由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单位、项目协会、市场、高校等共同参与的备战团队,提高体育赛事备战组织工作的社会化水平,实现备战参赛资源的共建共享。强化运动训练数字化驱动,建立开放型科技攻关创新平台,推动科技与训练竞赛深度融合,提升科技赋能运动训练的整体效益。 

(四)着力化解竞技体育结构性矛盾,推动竞技体育加快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型

完善以优势运动项目为中心的奥运战略,重点化解运动项目分布不协调、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阻滞、运动项目社会化不足等矛盾,推动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投入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从赶超型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变,加快形成竞技体育项目均衡协调发展新格局。(下)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