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体育新闻>正文

(体育新闻)大变局时代的北京冬奥会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2-02-06    作者:曹卫东

038.jpg

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冰球协会主席 曹卫东

全球变局下的北京冬奥会

2020年以来,美国等不派官员参加北京冬奥会的杂音此起彼伏。这种杂音,并不是真正指向奥运会的体育精神,它所折射的,是国际格局的百年之变,是以发展中国家崛起为核心事件的国际秩序“再平衡”的发展困境。

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相比,北京2022年冬奥会所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更为严峻。自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大型赛事持续推延或停摆,全球体育交流面临重大挑战。据劳伦特·凡奈特(Laurent Vanat)《2021全球滑雪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滑雪市场从2018至2019年的最佳雪季,直接滑入2019至2020年的最差雪季。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全球体育运动遁入漫长的“寒冬期”。危机之下,国际体育领域热钱大量撤出,国际体育治理赤字、发展赤字等为体育发展热潮所遮蔽的结构性问题露出水面。

在纷繁的危机之下,2021年7月,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新格言。人类确实需要一届“更团结”的奥运会,更需要一个“更团结”的世界。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是工业化与全球化时代的精神体现,那么“更团结”就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迁基础之上,人类对发展困境、社会危机与思想僵局的“再调整”与“再反思”。2021年9月,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发布,“一起向未来”是对“更团结”格言的进一步诠释与发扬。

在危机之下,各国际组织与各国家和地区奥委会、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北京参加冬奥会,在冬奥会赛场展现高水平的冰雪竞技,展现了人类以“更团结”的姿态直面危机,从而提振“一起向未来”的勇气。2021年12月初,第76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了《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宣布将出席2022年北京冬奥会。据国际奥委会介绍,北京冬奥会将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近3000名运动员齐聚一堂,参加7个大项15个分项的比赛。可以预见,北京冬奥会将不仅得到更多国际主义的支持,中国的抗疫成果、抗疫模式以及制度优势也将通过冬奥会获得更多展现与共识。北京冬奥会也将深度嵌入中国发展的议程当中,为探索中国现代体育发展之路提供难得契机。

“两个一百年”交替时代的北京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正值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当此之际,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为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的民族精神,同时将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039.jpg

(一)冬奥会与民族精神

百余年来,现代奥运会其实是两种真实性的竞争,其一是奥运会的超越性与国际性,其二是奥运会参与主体背后的民族性与国家性。奥运会的民族精神的动员是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方面,冰雪运动更有其特殊性。与夏季奥运项目相比,很多冬奥项目的比赛环境相对更为严酷。例如越野滑雪项目、跳台滑雪项目等具有极限运动的特征,是挑战自我、突破自我的肉体与精神追求的集中体现。一些冰上项目,如冰壶、花样滑冰比赛,体现了运动的优美、柔美一面,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对于培养审美能力也有重要意义。在运动精神的感召下,冬奥赛场上的优秀运动员也将极大鼓舞民族精神与拼搏勇气。如挪威冬季两项名将埃纳尔·比约达伦(Einar Bjorndalen)以8枚冬奥会金牌、13枚冬奥会奖牌的历史最好成绩,被冠以“国王”美誉;澳大利亚短道速滑运动员斯蒂文·布拉德伯里(Steven Bradbury)在遭受重伤且缝合111针的情形下,继续登上冬奥会赛场,并一举拿下南半球第一枚冬奥会金牌,被澳大利亚誉为“民族英雄”。

在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不仅会成为个体价值和民族精神有效连接及和平展示的枢纽网络,还会成为一种积极的爱国主义的实践背景,不断提振人心,凝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到体育社团,大到民族国家,体育的凝聚与团结功能无处不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为中国运动员与世界各地运动员的冰雪竞技提供绝佳舞台。中国运动员的拼搏与努力将不仅丰富中华体育精神的深刻内涵,也必将振奋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冬奥项目的对抗性与竞技性对于青年群体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冰雪运动对于意志、团结精神的培养,对于培养青年奋斗意识有着助推作用。比如,冬奥会的冰球项目具有极高的技巧性与对抗性,其激烈性和对抗性远超夏季球类项目。冰球运动的比赛环境极为严酷,因此运动员一般只能在场上停留很短时间,它极大考验运动员的体力与意志力;此外,冰球运动作为集体项目,需要高效率的集体协作,它又是运动员集体意志的凝聚。因此,冰球运动是对个体意志与集体意志的双重考验。

据统计,我国参与冰雪运动的40岁以下青年群体占据冰雪运动总人口的比例约为63%,20至30岁人口比例约为36%。以冬奥会为契机,冰雪运动的持续普及不仅对于青年人强身健体、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具有积极作用,也对青年人磨炼意志、激发拼搏精神具有深刻意义。

(二)冬奥会推进区域均衡发展

冰雪行业可通过对冰雪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整合,加快形成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冰雪经济,冰雪经济及其带动效应又进一步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形成冰雪运动与冰雪经济之间的正向循环。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彰显冰雪运动带动冰雪经济以及产业升级的巨大动能。预计到2025年,我国冰雪运动产业总规模将达10000亿元人民币,冰雪运动的综合效应也会逐步显现。冰雪运动发展需求的扩张与创新生态的培育势必刺激国内自主品牌研发能力增长,推进冰雪设备制造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此外,体育产业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将进一步推动传统业态的升级与创新。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将在多领域丰富冰雪经济新业态。

北京冬奥会将有力带动东北与西北地区发展,推动区域发展“再平衡”。当前,我国发展呈现出南北差异与东西不平衡态势。北方地区面临传统产业升级困难、资源型行业发展潜力枯竭、冬季气候严酷拉高生活和生产成本的现实挑战,面临资金和人才不断被南方地区吸纳的困境,亟需新的发展动能。与此同时,北方地区丰富的冰雪资源长期未能发挥有效的经济促进作用。冰雪产业恰恰提供了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发展思路。随着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大关,中国实际上已经产生了较大规模冰雪运动的潜在消费人口,如2020年滑雪运动参与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人。在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调整过程中,如何产生区别于衣食住行传统消费形态的新型消费模式,冰雪产业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而冬奥会的举办,将为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北方地区发展带来难得的契机。

首先,北京冬奥会将有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将有力带动张家口等环京津地区产业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战略。2018年以来,河北省相继制定了省级与地市级冰雪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冰雪运动项目落地,打造崇礼等国际冰雪运动目的地。2019年,河北省承办竞技冰雪赛事80项,其中国际级赛事12项,国家级赛事16项,大众冰雪体验活动126项,滑雪场接待达275.4万人次,京津地区已成为主要客源地。其次,北京冬奥会在推动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同时,将持续推进冰雪产业链在东北与西北地区延伸,推进东北振兴与西部开发开放。当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冰雪场馆占比超过78%,大型滑雪旅游度假区也主要集中在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大型滑雪旅游区尚未形成清晰的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2021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提出,到2023年,推动冰雪旅游形成较为合理的空间布局和较为均衡的产业结构。冬奥会的举办,是冰雪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大推广,随着高铁路网的全面建成和航空业的持续发展,一日之内横跨南北已经成为现实,这对于推动广大南方地区游客到北方的消费将产生重要促进效应。未来,东北地区可依托冰雪旅游发展模式的更新推动冰雪运动竞赛表演、冰雪运动技能培训以及冰雪器械与设备制造的发展,通过冰雪经济带动东北振兴。与此同时,围绕天山山脉、大兴安岭的优质冰雪目的地已初步形成,以冰雪运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也已初现成效。

体育强国与民族复兴

在世界政治经济板块的震颤与调适背景下,北京冬奥会不仅可以作为进一步阐释和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平台,也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将体育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一个扎根于中国土地的体育发展模式是体育强国与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参照苏联“劳卫制”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现实,建立起以单位制和公社制为基础的“人民体育”发展模式,与我们的人民国家体系高度融合,体育发展与社会基础相匹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基础呈现出个体逐步溢出单位制的多元化特征,市场主体与市场经济逐步活跃。在奥运备战背景下,我国逐步建立起以“举国体制”为主要特征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在“双奥”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需要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与发展实际。

当危机时代的全球不确定性笼罩在地球的上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然而,奥林匹克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国际主义特征依然得到人们的珍视。在此之际,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或许将成为一个更公平、更团结的国际秩序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标志。中国正积极探索实现自身文明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融合,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中国的体育强国目标所追求的,也绝不仅仅是一国的荣耀与辉煌。无疑,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中国,一个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中国,将是14亿人民对世界政治经济变局的积极回应。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