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正结合冰雪运动发展实际,把握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发展契机和借助“十四冬”的有利时机,全面深化促进冰雪运动发展。
续写冬奥激情
内蒙古自治区广阔延绵,具备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优势,冰雪运动历史传统悠久,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后冬奥时代,围绕自治区冰雪运动长效发展,应坚持政府主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支持群众、青少年冰雪运动发展。一是加强冰雪运动场馆开放,利用好“十四冬”冰雪场馆和校园冰雪场地,为群众、青少年就近就便参与冰雪运动提供可及性。二是加强冰雪领域公共体育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继续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六进”,开展各类冰雪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带动群众冰雪运动普及参与。三是加强冰雪项目专业教练员、社体指导员及冰雪运动从业人员的培养工作,依托各级冰雪社会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各类公益、半公益性培训,加强等级评定,促进从业人员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有序参与冰雪运动筑牢坚实基础。四是打造群众、青少年冰雪品牌赛事,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大众冰雪季、大众欢乐冰雪周、冰雪嬉乐会、冰雪嘉年华活动,将冰雪赛事活动的组织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相结合,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同步组织举办干部职工冰雪运动会,进一步扩大社会群体参与的覆盖面。五是推动“校园冰雪运动俱乐部”组建工作,利用“课后一小时”开展校队训练,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发展模式,探索开展青少年冰雪俱乐部校际联赛,不断完善赛事体系顶层设计。
践行北京冬奥精神
后冬奥时代,持续推动自治区竞技冰雪运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需要准确把握冰雪竞技体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和项目发展的制胜规律,从顶层设计、后备人才培育、复合团队建设、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着眼,推动自治区冰雪运动竞技实现“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发展。一是结合地域冰雪资源特点,“宜冰则冰,宜雪则雪”,大力发展优势冰雪竞技项目,鼓励基层体校、社会组织依托地域资源优势组建冰雪专业项目队,做好冰雪竞技人才的储备输送工作。二是搭建好冰雪竞技人才培养输送体系,调动和鼓励各盟市基层体校,通过跨界跨项选拔冰雪后备人才;推进“高校冰雪联盟”组建,促进校际间优势资源互补,共同打造和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继而实现双管齐下;打通中小学、体校、高等院校、专业队之间的人才培养递进衔接体系,推动冰雪运动人才培养输送的可持续性。三是构建开放共享的冰雪体育区域融合发展平台,开展冰雪竞技人才跨区域联合培养,推动与北京、黑龙江、河北等地在冰雪运动人才、场地、赛事方面建立战略联盟,学习借鉴冰雪运动开展较好的省区市先进理念,充实完善自身人才培养体系。四是持续推进竞技冰雪“科、训、研”工作,整合自治区现有冰雪运动项目科研资源,完善科研监控训练模式,打造科研保障体系,结合各项目特点,打造出具有针对性、适应性、贴合性的专业队训练模式。五是加强本土教练员的培养工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模式,加大对自身教练员培养,着力从教练员、运动员队伍中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和较高执教水平、理论实践相结合的领军型教练员。六是全力支持米兰冬奥会备战工作,在大力培养、输送本土参赛运动员同时,积极主动为国家队在训练场地、服务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
加强国际交流
紧密配合推进自治区“冰雪丝路”建设,以呼和浩特、呼伦贝尔等冰雪资源富集城市作为试点城市,与丝路沿线国家冰雪组织建立起横向连接,不断深化在学术交流、产业交流、赛事承接、教育研学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人才队伍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体校、高等学校、冰雪传统特色学校与国际优质教学资源深度合作交流,积极引进、吸纳、共享冰雪运动人才。全面对接冰雪运动强国,广泛开展竞技冰雪交流、运动队赛训、教练员培养等方面合作。推动举办中蒙俄群众、青少年冰雪赛事,举办产业博览会、产业发展论坛,带动区域冰雪运动发展交流互促。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冰雪+”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冷资源”变为“热经济”。不断加强冰雪运动与教育、健康、文化、旅游会展等行业协同发展。通过将冰雪运动纳入校园体育课程,带动冰雪运动发展成为全民健身新趋势;打造冰雪旅游新路径;举办大型冰雪产业博览会、装备博览会等一系列举措,不断优化冰雪产业布局,增加产业附加值。
后冬奥时代,全民参与、形式多样、绿色共享的新时代体育运动正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冰雪运动群众化、产业化也势在必行。内蒙古冰雪发展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把切实加强体育强区、健康内蒙古建设作为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全面谱写冰雪运动新篇章。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