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1日,一个中国冰雪人难以忘记的日子。转眼间申冬奥成功已是4周年,中国冰雪队伍蓬勃发展。回望过去,4年时间转瞬即逝;展望未来,2022年北京冬奥会近在咫尺。为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目标,冬运中心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下,制定了“2018扩面、2019固点、2020精兵、2021冲刺”的备战方针。经过“扩面”之年,中国冰雪队伍正在精心“固点”。
花样滑冰: 全力以赴 冲击金牌
2010年,申雪/赵宏博在温哥华冬奥会为中国夺得了唯一一枚花样滑冰金牌。2014年和2018年,中国花样滑冰运动员在索契冬奥会和平昌冬奥会一次次向金牌发起冲击,但都铩羽而归,尤其是2018年平昌冬奥会,年轻选手隋文静/韩聪因脚伤以0.43分之差与金牌擦肩而过,令人惋惜。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举办,这是中国冰雪人的梦想,也为中国冰雪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走下平昌冬奥会颁奖台,隋文静/韩聪就立下誓言:“北京冬奥会看我们的!”
平昌冬奥会后,双人滑冠军德国名将萨维申科/马索特和亚军加拿大名将杜哈梅尔/拉德福德先后退役,隋文静/韩聪成为国际赛场最具实力的双人滑选手。他们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他们只有保护好自己,不被伤病击败,并不断完善节目和表演,就有实力夺得北京冬奥会双人滑金牌。
2019年3月在日本埼玉进行的花样滑冰世锦赛上,因伤远离赛场大半个赛季的隋文静/韩聪以几乎完美的表演和破世界纪录的成绩,继2017年后,再次夺得世锦赛冠军。中国另一对双人滑组合彭程/金杨也出色地夺得第四名,极大地鼓舞了队伍的士气。
本赛季初,隋文静/韩聪与中国花样滑冰总教练赵宏博一起奔赴美国,与世界冠军陈巍的教练进行了一个月的海外训练,吸取不同的教学理念,取众家之长。赵宏博表示,隋文静/韩聪赴美国训练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自身的弱项——单跳能力,而美国在单跳方面则比较擅长。经过去年一个赛季的调整,隋文静的脚伤现已痊愈,隋文静/韩聪也恢复了正常训练。
国际滑联大奖赛分站赛、总决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十四冬”、四大洲赛,世锦赛,本赛季花样滑冰有十几项赛事。目前,中国花样滑冰队管理严谨,运动员训练积极、训练氛围良好,参赛积极性颇高。隋文静/韩聪将参加大奖赛中国杯和日本站比赛,目标是卫冕;彭程/金杨本赛季也将全力以赴,争取分站赛夺得冠军,并努力进入世界前三。除这两对顶级选手外,中国花样滑冰队目前还在重点培养第三对双人滑选手,力争在双人滑中形成一个很好的团队,保证北京冬奥会满额3对选手参赛,并力争夺金。此外,本赛季闫涵的复出使金博洋在男单赛场上不再单兵作战,而李香凝回归单人滑,也将与小将陈虹伊以及几名美籍华裔选手共同为为北京冬奥会中国女子单人滑而拼搏。
速滑、短道:突破常规 重振雄风
被誉为“王牌之师”的短道速滑队近年来特别是上赛季表现欠佳,在世锦赛上未夺一金,形势不容乐观。速度滑冰队在平昌冬奥会之后也未有明显起色,亟须提振。
今年5月,国家体育总局对短道速滑队和速滑队进行了重大改革,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固点”工作会议决定,组建“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国家队”,简称“短大队”,4枚冬奥会金牌得主王濛担任教练组组长。
自从中国开展短道速滑项目以来,从未有与速度滑冰合并一队的历史,此次合并可谓突破常规,目标是重振“王牌之师”,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夺得金牌。
上任后,王濛率领“短大队”先后移师海南万宁和内蒙古海拉尔。新组建的“短大队”对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两支队伍的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王濛将其称为“大道重组,短道重振”。
大道速滑国家队以往以各组的形式进行集训,现在进行重组,形成3×3的形式,有夺标、发展、青年三组,每组分为短距离、全能和团体三项。短道速滑则是3+1的形式,有男队、女队、混合队,加上一个青年队。
针对大道和短道的不同特点,王濛提出了不同的训练理念。她认为,目前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存在的短板,一是体能,二是理念。大道是一个强调体能的项目,是高科技的项目,需要各方面的数据分析、数据支撑。大道这么多年都是各自为营、各自为战,第一次组合在一起,首先从思想上、从理念上让队员们改变。
在王濛麾下,不仅有国内的优秀教练,还有来自多国的世界冠军教头。短道组混合队由加拿大籍教练坎贝尔担任主教练,专攻短距离项目。女队教练是金善台,他曾经带领韩国队在平昌冬奥会取得好成绩,在中长距离方面优势很大。男队教练是韩国的李昌勲。王濛希望打造出一支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国家队。
6月13日在海拉尔进行的速滑和短道速滑媒体公开课上,王濛表示,新赛季“短大队”要大力强化体能训练、推广分解训练、推进科技助力、磨砺队伍的拼搏精神,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参赛并夺金的任务。
目前,速度滑冰攀登全能组8名运动员远赴被誉为“平原最快冰场”的荷兰海伦芬进行海外训练,那里配置了先进的冰上项目训练设施,和荷兰的国际化教练和科研专家团队,为中国运动员专门设计了包括滑冰、自行车、专项体能在内的科学周密训练计划。
在此训练的还有荷兰、加拿大、德国等世界一流强队,中国运动员“与狼共舞”,提高竞技水平,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团结奋斗。
冰球:多措并举 全力备战
对于已经获得直通北京冬奥会资格的中国男、女冰球来说,目前仍存在不小的竞赛压力。固点之年,中国冰球正多措并举,奋力完成男子冰球有出色表现,女子冰球争取获得奖牌的目标。
从去年10月起,中国冰球协会派出6支队伍前往芬兰、捷克等冰球强国海外集训,相比以往的集训,这次集训有着集训时间长、队伍成建制训练两大特点。
从6月结束的全国冰球锦标赛来看,在参赛的35支球队中,除来自传统冰球省份黑龙江的队伍外,华东、华南、西南及京津冀等地区均有球队报名参加,三亚队也成功亮相,广东男女冰球队更是通过此次比赛双双获得“十四冬”参赛资格,创造了历史。
参赛规模的提升离不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扎实投入。截至目前,共有34家地方协会开展冰球运动,数量为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前的3倍多。冬奥会的成功申办激发了全国各地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中国冰球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南展西扩东进”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为积极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响应国家体育总局“高水平赛事引领计划”号召,进一步提升我国冰球项目竞技水平,由中国冰球协会主办的“2019中国冰球联赛”于8月2日启动,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展冰球职业联赛。
女冰方面,2019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界锦标赛甲级B组的比赛4月在北京首钢冰球馆举行。中国队5场比赛最终2胜3负积6分位列第四保组成功,虽然相较于去年世锦赛成绩有所提升,但仍能看到与强队之间的差距,也表现出队伍磨合不足、进攻组织脱节、把握不住射门机会等问题。
此外,中国女子冰球也将推出2019“丝路杯”国际女子冰球联赛,将于8月23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参赛队伍将包括昆仑鸿星女队、北京世纪星兰迪队、国家女子冰球集训队以及捷克、俄罗斯、芬兰的各一支冠军队伍,总共6支队伍参加。相比于中国男子冰球,中国女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因此在北京冬奥会上她们也有更高的目标:保四争三、争取奖牌。
冰壶:多种尝试 多线固点
对于曾经获得过冬奥会铜牌的中国冰壶队来说,北京冬奥会是再创辉煌的最好时机。4年来,中国冰壶协会针对制约中国冰壶发展的难点痛点做出了许多尝试。
随着混双冰壶进入冬奥会后的世界冰壶发展,中国成立了专项培养的混双冰壶队,这也使得中国冰壶在男、女、混双项目上形成“三箭齐发”。在经过6月26日至7月1日举办的冰壶运动员大集训选拔测试后,新的中国冰壶国家集训队已经展开了新赛季的备战工作,有世界顶级制冰师杰米坐镇的北京首钢冰壶馆是他们目前的主要训练地。
除了新设立的混双队外,跨项队也是4年间新出现的队伍。跨项是为解决冰雪运动员数量“扩面”的重要途径,通过多点、多方面、多渠道吸纳有潜力的运动员跨项,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竞技人才和后备力量奠定基础。目前跨项队分为2组,开展时间较早进度较快的范杉组在2018-2019赛季全国锦标赛上获得第十四名,排名中游。国家体育总局小球中心跨项冰壶集训队6月前往瑞士,首先在巴登完成了3周集训,7月9日转场到阿德尔博登,为11月举行的2019-2020赛季全国锦标赛而奋战。
根据目前世界冰壶联合会官网消息,2019-2020赛季国际大赛将从10月12日至19日的混双世锦赛开始,届时中国冰壶队经过一个休赛期的积累与沉淀将迎来世界赛场的考验。
雪上:积蓄体能 蓄势待发
中国冰雪项目发展总体呈现“冰强雪弱”态势,不少雪上项目开展较晚,面对即将到来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
在严寒中开展的雪上项目对体能要求尤为苛刻。夏天是积蓄体能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初夏时节各支雪上队伍纷纷开展多样的体能训练,为新赛季专项技术训练和高强度的比赛奠定基础。在北京冬奥会新周期,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开展了2次冰雪项目大比武,单板U型场地在秦皇岛大比武中铩羽而归,这让他们对自己的短板和体能的重要性有更新的认知,下决心要充分利用好体能储备期。
作为季节性最强的项目,雪上项目在夏天多进行替代训练。“十四冬”新增比赛项目中的滑轮+射击和滑轮比赛是来源于冬季两项和越野滑雪的夏季训练方式。高山滑雪、雪上技巧等队伍在这个夏天首次引入了滑水训练的方法,这一训练既可以帮助运动员在夏季熟悉和打磨滑雪技术,锻炼运动员的勇气和胆量,也最大限度地确保了运动员的安全,对于体能恢复和储备效果显著。障碍追逐国家集训队在黑龙江省亚布力基地为期2个半月的夏季体能训练中,根据项目特点和分解训练理论,穿插安排了滑水、滑板和山地自行车等训练方式,显著提高了平衡性、稳定性和对场地复杂地形的反应能力。
进入8月,不少队伍已经开启或即将开启国外训练和比赛的阶段。在秦皇岛训练了50天后,为提高运动员的场地和环境转换能力,增强训练刺激,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第一组于7月2日奔赴加拿大外训。在结束了为期2周的青岛水上训练后,雪上技巧国家集训队也于7月29日奔赴澳大利亚训练。
争分夺秒,时不我待,对于雪上项目国家集训队而言,每一次练习都要精益求精,每一堂课都要有的放矢。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