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带动更多人关心、关注冰雪运动,实现北京冬奥会“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的目标,目前正在山西进行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首次将冬季项目纳入其中,成为此次比赛的一大亮点。对接北京冬奥会备战、增加社会俱乐部组比赛和全能赛、增加奖项鼓励青少年参赛热情,此次二青会不仅在参与人数方面创造了新的纪录,而且比赛在项目设置、青少年选手培养和北冰南展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亮点多多。
首设冬季项目 助力竞技、群众体育共发展
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于8月18日在山西太原闭幕,目前比赛项目已相继进入尾声。本着开门办赛、开放办体育的原则,本届青年运动会除了设置了体校组和社会俱乐部组别外,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将冬季项目纳入二青会。
二青会冬季项目共设5个大项,包括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滑雪(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冰壶、冰球、冬季两项。此外,还设置了5个全能项目,包括轮滑与速度滑冰全能、滑轮与越野滑雪全能、冰球与轮滑冰球全能、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冰壶与地掷球全能。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二青会设冬季项目就是落实意见的系列举措之一。
由于项目特点原因,二青会冬季项目大部分冰上项目以及雪上项目比赛已于今年冬天举行;短道速滑、冰球、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等冰上和全能项目先后在8月8日正式开幕前结束了比赛。据悉,此次二青会首次设立冬季项目,旨在推动各个省区市逐步设立冬季项目,实现冰雪运动北冰南展西扩东进。从奖牌分布上来看,以往冬季项目的比赛中,往往是来自东北地区的选手包揽奖牌,而此次二青会山西、河北、北京,以及湖北等南方省份均有奖牌斩获。
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国提出了要在109个小项上实现全项目参赛的目标,实现办赛精彩,参赛也要出彩。在青年运动会上设置冬季项目有助于打牢冬季项目竞技体育人才基础和水平,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开展冬季项目,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以及未来中国冬季项目奠定良好基础。
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而二青会冬季项目的举办,就是通过青年人这个庞大的群体让冰雪运动“走南闯北”,带动更多人关心、关注冰雪运动,也让冰雪运动的发展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冰雪产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本届二青会相比以往扩大了参赛范围,社会俱乐部组的设置使得更多人群可以参与到全国大赛中来,为体育项目发现青年人才提供了支持。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青训处处长贾宁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社会组的设置可以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这对于更好地吸引青少年参加和拓宽人才选拔面都有益处。
雪上:打破壁垒 培养人才
虽然二青会的开幕式8月才启动,但冬季项目的比赛早已开始,首当其冲的便是于2019年1月进行的单板滑雪比赛,随后自由式滑雪、高山滑雪等雪上项目悉数进行。此次二青会很多雪上项目在参赛注册办法和参赛区域等方面打破了壁垒,通过比赛收获了一批优秀的雪上项目人才。
首先是破除了参赛壁垒。2018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发布“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关于调整全国冰雪赛事参赛资格办法的函”,宣布打破注册壁垒,注册不再作为参加全国冰雪赛事的依据。二青会允许社会俱乐部参赛,社会组的参加激发了赛事的活力,加强了竞赛杠杆,这样的设置使得更多青少年得以参与到全国大赛中来,为体育项目发现青年人才提供了支持。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二青会的初衷是希望通过各省区市专业体校为国家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同时也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并承担一部分后备人才的培养。
从此次二青会率先进行的单板滑雪平行回转、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两个冬季项目来看,体校组和俱乐部组“双轨”竞技的改革新模式初见端倪。“二青会更大的意义在于普及体育运动,自天津全运会设立群众项目后,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有机会参与到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中,竞技人才从过去单一的体校选拔转变为全民选拔,更多民间精英涌现出来。”成立于2017年6月的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便是新模式的有力佐证,据北京市滑雪协会会长李晓鸣介绍,这支滑雪队的队员们大多来自“体制外”,由家庭培养成材。在二青会高山滑雪比赛的12个项目中,除年龄未能达标不能参加的甲组外,北京队包揽了女子乙组前3名和男子乙组冠亚军。
其次是扩大参赛地区,二青会首个项目单板滑雪吸引了23支体校队和14支俱乐部队报名参赛,除了传统北方强队外,获得奖牌的还有浙江、湖北、山西代表团的参赛队。在男子单板滑雪平行回转体校组项目中,浙江17岁小将王士嘉获得第一名,没想到自己能战胜多名北方选手登上最高领奖台,王士嘉赛后十分激动,北冰南展的意义在这一刻尽显。
第一次雪上项目进入青运会,第一次社会体育力量进入青运会……一扇扇“新大门”在二青会雪上项目中打开。
冰壶:增设项目 屡创纪录
二青会冰壶比赛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探索,不仅在项目设置上增加了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和冰壶与地掷球全能,拓宽了视野和范围,更是在参赛队伍方面创造了历史之最。大胆的探索,让冰壶项目在中国的开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赛项目和参赛队伍创纪录
如果不知究竟的观众点开二青会的项目列表,一定会惊叹于怎么有这么多的冰壶比赛。二青会共有3项冰壶比赛:7月12日至22日开展的冰壶比赛、7月23日至31日开展的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比赛和7月19日至31日开展的冰壶与地掷球全能比赛。其中冰壶比赛设6项比赛,男女四人团体比赛、体校男女甲乙组、混双体校组和混双俱乐部组。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比赛设4项,包括体校男女甲乙组,冰壶与地掷球全能比赛设8项,参赛队分为体校组和俱乐部组参加男女甲乙组比赛。
二青会冰壶3项比赛的参赛队伍之多,创下了中国冰壶比赛的参赛队伍新高,此前的2018-2019赛季全国锦标赛共有43支队伍参赛,此次二青会冰壶比赛有74支参赛队,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比赛有36支队伍参赛,冰壶与地掷球全能项目有35支参赛队。
此外,二青会3项冰壶比赛,共有4处承办地,冰壶比赛在吉林省体育局冬季竞技运动保障中心内进行,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比赛在黑龙江大庆滑冰馆举办,冰壶与地掷球全能比赛则赛程一分为二,7月19日至21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举行地掷球比赛,7月24日至31日在天津冰壶馆举行冰壶项目比赛。
增设项目助力跨界选材
为何冰壶比赛会增加陆地冰壶和地掷球?这要从陆地冰壶与地掷球和冰壶的联系说起。陆地冰壶是冰壶的“衍生品”,为解决冰壶因成本高昂带来推广不便难题而出现,目前已经推广进入不少社区和学校,此次二青会设立冰壶与陆地冰壶全能比赛对进一步推动陆地冰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地掷球则是独立的一种小球运动,但与冰壶有诸多相似之处,冰壶与地掷球的联系来源于跨界跨项,目前已有多名从地掷球跨项练习冰壶的运动员正在集训。设立冰壶与地掷球全能比赛,可以拉近距离,也能从比赛中更好地发掘新的人才,助力跨界跨项选材及培养。
来自安徽的阜阳市天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教练朱杰说:“运动员在二青会之前练的是地掷球,没有上过真冰,但是上手冰壶很快,比赛时队员们都很兴奋。这次的比赛感觉地掷球和冰壶在规则和技战术方面有很大的相通性,真的很感谢国家体育总局能设立此项目。”
花滑:人才储备厚 参与热情高
近年来花样滑冰等级测试的广泛推行提高了大众参与花样滑冰的积极性,而且全国俱乐部联赛的创办给了各年龄段人群享受花样滑冰乐趣的机会,因此此次二青会花样滑冰比赛不仅在参与人数方面创造了新的纪录,而且比赛在项目设置、青少年选手培养和北冰南展方面亮点多多。
增加设项激发参与热情
为期4天的二青会花样滑冰比赛4月28日在山西省临汾落幕,共有来自16个省区市的39支队伍351名运动员参赛,创造了同年龄段国内花样滑冰比赛参赛人数的新纪录,体现出花样滑冰项目青少年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正在日渐充沛。
二青会花样滑冰比赛设男单、女单、双人滑、冰舞和队列滑5个项目。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同时也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展示机会,比赛分为社会俱乐部组和体校组,此外又按年龄分为甲组和乙组。同时,为了最大程度激发和激励运动员,此次比赛增加奖项设置,每一个单项都将短节目和自由滑分别设奖 ,鼓励运动员在每一场比赛中都拼出最佳表现,同时也用荣誉激励更多的运动员投入花样滑冰项目。
跨界跨项选手进步明显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南京体育学院等社会各界积极展开了跨界跨项选材的深入合作,此次多位跨界跨项运动员在二青会上展现了他们的训练成果。
此次二青会上,跨界跨项运动员第一次与一直参加花样滑冰训练的青少年直接竞争。在冰上舞蹈体校甲组比赛中,来自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卢妤/张陈航获得体校组自由舞第三名,另一对组合王丽纯/沈鸿飞获得韵律舞第三名。来自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的周硕/曹茂迪,从第一次穿上冰鞋到此次参加二青会,才经历了短短5个月的训练。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还为此次参赛的上海队列滑队伍输送了5名队员。此外,来自柳州体操学校的杨易溪/邓舜禹尧参加了对配合要求很高的二青会双人滑项目的比赛。
北冰南展成效进一步显现
在本次比赛中,来自深圳、上海等地的南方队伍在奖牌榜上都有所收获。比赛首日,深圳海岸城世纪星滑冰俱乐部雪精灵队获得队列滑社会俱乐部乙组比赛铜牌。
上海在冰雪项目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实现冰舞项目首次参赛的同时,来自静安区世纪星滑冰俱乐部的梅格睿祺还在社会俱乐部组比赛中获得乙组男子单人滑短节目金牌;来自浦东新区飞扬冰上运动俱乐部的夏小雨获得乙组女子单人滑短节目铜牌。目前花样滑冰项目的参与人群正在不断壮大,来自更多地区的青少年正在成为新的生力军。
本次二青会是山西第一次举办大型花样滑冰比赛,承办比赛的临汾市今年1月正式组建了花样滑冰队,采用与黑龙江哈尔滨市合作的培养模式。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席申雪表示,这次比赛给临汾甚至山西的花样滑冰运动播下了种子。“希望山西的孩子们都能参与进来,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将全力支持山西培养运动员和教练员。”
短道:多路径参赛 大面积覆盖
二青会短道速滑比赛8月4日在位于河北正定的河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落下帷幕。在为期4天的比赛中,共有来自全国14个省区市、37家单位、3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作为青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短道速滑比赛,跨界选材、多路径参赛和大面积覆盖,是本次比赛的特点。
短道速滑共设立了9个项目,产生36个冠军。组别分为体校组和社会组,每组中又按性别分为男女组和按年龄分为甲乙组。全面的项目设置不仅吸引了体校选手的参与,也吸引到了全国众多开设短道速滑项目的俱乐部参加。据中国滑冰协会竞赛部主任王艺杰介绍,同其它一些开展时间长、水平比较高、群众基础雄厚的运动项目相比,短道速滑项目参赛省区市覆盖率和参赛人数的绝对数量可能都不算多,但是对于这项带有显著地域特点的运动项目来说,涉及14个省区市、300多人的参赛形势就显得十分喜人。特别是中国香港滑冰协会也组队参赛,更成为二青会短道速滑比赛引人注目的亮点。
短道速滑运动传统强省黑龙江和吉林在本届二青会上仍然表现出强大的实力,牢牢占据奖牌榜前两席。但是以往开展冰雪运动较少的北京、上海、河北、山东、四川等省区市也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纷纷摘金夺银。山东以6金2银4铜的成绩排在奖牌榜的第三名,北京也获得了4金3银2铜的好成绩,在社会俱乐部乙组女子1000米的决赛中,还出现了北京队包揽前三名的一幕。中国滑冰协会主席李琰说:“近几年通过跨界选材等措施,北冰南展西扩已见成效。从覆盖面看,西部的新疆、陕西,南方的安徽、四川等均组队参赛,具有特别的意义。”
轮滑和短道速滑全能项目也是二青会上的一个创新。轮滑项目的开展,不仅为短道速滑项目的跨界选材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储备,也使得可开展运动的区域大幅度拓宽。比赛分为轮滑和短道速滑两个部分,分别计分,以积分总和高者为胜。根据科学评估,轮滑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与短道速滑十分接近,短道速滑名将韩天宇、速度滑冰项目的郭丹,都是从轮滑项目成功转型的选手。把轮滑项目纳入到比赛中来,增加了参与人群的数量。如此设立比赛项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赛事,邀请水平高的轮滑运动员参加比赛,从而发现更多的、优秀的、具有天赋的滑冰运动员。
“二青会上首次加入了社会组别,扩大了项目的参与基础,也让更多青年人有了参与和展示才华的平台。这为建立滑冰人才库、培养更多高精尖的滑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琰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