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赛事造成巨大影响,国内4月之前的所有赛事都已暂停,近20场大型赛事取消,50多场马拉松延期,足球篮球等职业联赛、F1及第14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延期,甚至包括需要线下集中完赛的电子竞技赛事也受到了影响。大批的赛事延期及取消对2020年乃至以后的赛事经济影响深远。
疫情的暴发就像给繁忙的社会按下了暂停键,随着春节假期的延长,宅在家里的人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各类主流媒体、直播平台收视率暴增。但国内的各项赛事由于暂停,错过了最佳的时期。再者,本次疫情期间,各类线上赛事也并没有合理地把握机遇,主要原因在于疫情的突然发生,各类赛事运作公司应对能力缺乏。然而,随着5G技术和各类计算机技术的成熟,赛事企业将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线上赛事的开发,包括一些传统的线下赛事,如足球、篮球赛事等,形成生命力更强的线上线下完整赛事链;一些线上赛事的赛程赛制安排也会进一步创新,使得线上赛事真正地可以搬到互联网上完赛。
疫情过后,因大量赛事的延期,相对于以往年份同期将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在一段时间内,不可避免会造成各种赛事赛期的重叠。联赛类的赛事,比如中超、CBA等还需要通过赛事的重新安排,压缩赛期等来降低其产生的一连串影响。赛事的高密度投放势必会摊薄有限的赛事资源,并且对我国整体赛事组织安排以及区域协调与合作能力提出了挑战,如果仅仅依靠各赛事运作企业单兵作战,可以想见结果将会比较混乱,资源恶性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多败俱伤,对我国的赛事经济将造成严重影响。反之,如果能够抓住这次机遇,各地政府、社会组织相互协调,提前合理安排,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区域之间联动力量整合赛事资源,将会为我国区域一体化办赛探索新的模式,也为我国各级各类赛事的合理分层与赛事体系的形成提供很好的契机。另一方面,赛事运作企业也应当切实提高赛事质量,经过激烈竞争后能够顽强生存下来的必然是最优的赛事产品,这也是赛事品牌化发展的关键阶段。
经过本次疫情,可能会淘汰一批本就生存举步维艰的小型赛事企业,从长期来看,这是优胜劣汰的过程。经过疫情考验生存下来的企业将会得到快速的成长,未来很有可能在其中产生体育龙头企业。疫情过后,经济的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各类赛事企业不宜盲目扩张及举债经营,而应当练好内功,办好赛事;职业俱乐部不适宜再斥巨资购买外援,应当把青少年竞技人才的培养做起来,提高自身的造血功能。另外,体育赛事企业小微企业较多,虽然说小微企业经营的沉没成本低,抗风险能力也普遍较差。为了不伤及体育产业的本体,帮助赛事企业渡过难关,建议政府可以在疫情过后释放赛事资源,鼓励各类群众性赛事的开展,以满足疫情过后群众对追求自身健康的需求。(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倩)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