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为更好地突破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确保实现竞技体育的新使命、新目标,我们必须科学统筹竞技体育发展路径,系统谋划竞技体育发展举措,强化政策保障和组织落实,为竞技体育发展不断注入新理念、创造新条件,以新思想引领竞技体育改革发展新实践,推动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履行新担当、发挥新作为。
一、建立竞技体育发展新体制、新机制
一是建立举国体制与社会市场相结合的新机制。推动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深度结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更为“开放”的观念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方式,逐渐使市场在竞技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大力推进全国性体育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从体育部门管理竞技体育,转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竞技体育,通过协调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形成管理有序、结构合理、效率优先的新型管理体制。打造政府指导下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调动社会组织、协会、俱乐部等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形成多渠道、多层面、社会广泛参与的竞技体育多元发展新模式。
二是打造多元参与的竞技体育治理体制。建立政府支持、协会主导、市场自主的新型竞技体育治理体系,构建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竞技体育政府主导型治理体制。理清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项目协会和社会主体的治理职责,推进政府、社会、市场、项目协会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协同治理,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多种机制相互配合、多个主体共商共治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重点发挥社会市场在竞技体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以协会、社会市场为治理主体,以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最大化为治理客体,以法规制定、调控督导、协调服务、组织管理等为治理行为,打造以竞技体育核心利益为主、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机制。
二、创新奥运备战新模式
一是创新奥运备战政策体系和参赛策略。以备战促改革,以改革强备战,完善国家队组建扶持政策、参赛运动员选拔政策、奥运激励与保障政策、教练员选聘政策、训练基地建设管理政策、竞赛政策等。优化奥运备战优秀人才选拔方式,建立多元联动的人才输送体系,推行“跨项选材”、“青春期后选材”和“晚定项动态选材”,打造国家队、省市队、地方队多层次联动的人才输送体系,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的制定不同项目参赛策略。
二是构建国家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奥运备战体系。整合政府、社会、协会、俱乐部等各种竞技体育优势资源,建立多元参与的“扁平化”奥运备战组织体系,提高备战奥运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广泛利用社会市场资源,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推动多渠道、多方式共同资助奥运备战,实现备战奥运会资金结构的社会化,从而降低政府运作成本,提升备战效率。
三是大力推进“科技助力奥运”工作。完善科技助力奥运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国家、社会、各类俱乐部协同开展科技助力工作,重点围绕奥运参赛项目的技战术、训练方法、器材开发、伤病恢复等进行研究,以科研创新带动科技助力奥运。搭建多学科、高科技训练团队,打造“科研—训练—保障”多元融合的复合型训练体系,针对备战中的难题进行联合攻关,提升奥运备战的科技含量。
三、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培养新举措
一是创新国家队组建模式,推进跨界、跨项、跨地域多元人才选拔。实施国家队办队模式的社会化、院校化、地方化,促进体育单项协会与社会组织合作建设新型国家队,与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体育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精英体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建立国家队、省市队、地方队层次明确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模式,完善项目选拔与跨界选拔相结合的选拔机制,面向全球选材和重点地区选材,打造不同项目联动递进的后备人才梯队。
二是实施体教融合,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体教融合”的三级训练网络体系,打造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体育”的人才传递体系,推动学校竞赛体系、青少年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有机结合。完善支撑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基础,利用制度调动人才培养单位、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运动员培养模式。
三是健全教练员、裁判员等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保障体系。大力实施精英教练资助计划和基层教练员培训工程,健全教练员培训体系,加快我国体能训练人才培养,扩大体能训练和康复再生人才规模,推动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健全复合型团队的激励、奖励保障机制,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竞赛组织人才队伍和国际体育组织认知的人才团队。
四、提升运动训练科学化、智能化新水平
一是推动“科技助力”与运动训练紧密融合。完善“科技助力”工作的体制机制,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技助力”工作,打造高效率、多渠道、多形式的运动训练信息网络及体育科技激励保障机制。引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技战术训练大数据分析,提高训练过程和状态监控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构建现代化多功能智能场馆,提高训练场馆设施的科技元素,为训练竞赛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
二是打造“训练—科研—保障”复合型训练团队。在国内、外遴选专业素养较高的专门人才,建立多学科和国际化的高水平团队,提高竞技体育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水平。以体能、恢复、康复、营养、训练等具有共性的学科为主体,针对重点项目和重点运动员进行重点攻关和精准保障。做好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协调工作,利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推动训练、科技、医务、监控及组织保障等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治理力度。完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建立反兴奋剂责任制,推进反兴奋剂违规入刑,通过立法规避兴奋剂使用。开展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建立反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兴奋剂控制过程的计划、协同、执行、监督和改进,健全有效的防范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兴奋剂检测水平,加强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建设,推进反兴奋剂国际合作,提高反兴奋剂治理工作的实效与水平。
五、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新体系
一是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转型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竞赛制度,推动竞赛体系的社会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多样化,打造多层次、多种类的竞赛体系。对国内赛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快推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建立职业联赛体系,坚持全运会与奥运会接轨,年度赛事与全运会挂钩,构建既符合项目发展和多元化赛事需要,又符合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要求,与国际接轨的竞赛制度。
二是建设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联赛制度。做好职业联赛顶层设计,将国内比赛与职业赛事品牌建设有机结合,不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职业赛事。协调服务市场的职业体育与“为国争光”的专业体育的关系,优先发展职业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联赛,从而带动和引领我国运动项目水平的整体提高。根据我国体育项目的职业化程度和在世界影响力,重点推动优势项目赛事的国际化推广,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化品牌赛事。
三是推进体育、教育和社会竞赛体系新融合。通过三大系统协同,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打造青少年竞赛体系、学校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有机融合的新型竞赛体系。体育、教育和社会系统要联合创新竞赛内容,创新比赛形式,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的渠道,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层层选拔,稳步提升后备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
六、拓宽竞技体育项目文化建设新渠道
一是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建设,多层面开展运动项目文化发展活动。注重运动项目文化档案的搜集整理,做好运动项目历史资料留存工作,形成不同项目文化档案。以赛事为平台,建立契合运动项目文化的赛事符号标识体系,将各类赛事打造成为集中展示运动项目文化的舞台。构建运动项目文化环境,从“家庭—学校—社区”等层面强化运动项目文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扩大运动项目文化在各类人群中的影响力。
二是重视体育明星运动员的引领作用,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文化。加大对运动员队伍中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挖掘,利用明星效应推广运动项目文化,树立运动项目的良好形象。加强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整理和推广,推进优秀传统运动项目博物馆建设,强化对传承稳定性较差项目的保护,建立中华传统运动项目库,促进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
三是大力发掘运动项目精神特质,加快发展运动项目文化创意。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征,发掘项目背后的精神特质,形成项目特有文化符号。围绕不同项目开展文化活动,创造能够弘扬运动项目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开发各类运动项目职业联赛、重大比赛的文化衍生品。以运动项目为载体,建设体育文创孵化基地,加快体育博物馆、网上运动项目展示馆、名人堂和体育档案馆建设,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项目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 (下)
(南京体育学院院长 研究院 杨国庆 南京体育学院竞技体育研究院副院长 彭国强)
(原载于《体育科学》2018年第九期,略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