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信息系统知识研究所(IKI)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一项关于网球的研究,目的是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由消费者体验和技术驱动的快速发展的世界里,拥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网球运动如何继续保持影响力,并在未来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份调查覆盖了全球3000多名网球迷,并采访了30位业内人士,他们分别代表着球员、教练、赛事组织者、行业组织和媒体的观点。其中科技助力、明星效应、社交互动、吸引新群体参与、人才培养等是经常被提及的话题点。在这份报告中,涉及到市场特点、项目普及、精英运动员支持等方面与中国这个巨大的新兴网球市场息息相关。
巨大的新兴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是很多行业重中之重的市场,当然也包括网球项目。在国际网联曾经公布的一份报告中显示,目前世界37.9%的网球运动员来自亚洲,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按国家分类,排名前三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印度。
另一方面,据《体育商业日报》2018年的报道,中国网球公开赛70%的观众年龄在40岁以下,而美国WTA和ATP观众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5岁和61岁。这一数据无疑说明,在这项老龄化明显的运动中,中国网球消费人群更加年轻,这意味着更长的增长周期。
数据还显示,中国网球人口对于包括数据分析在内的新兴技术和形式的态度更为积极。以在网球中对数据分析的接受度为例,中国网球人口的热衷程度远高于欧洲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
这些无一例外地都在证明中国是一个潜力巨大,未来将加速增长的市场。
俱乐部模式探索
回顾现代网球的历史,俱乐部形式拥有着重要意义,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项乡村俱乐部运动。的确,无论是全英草地网球和槌球俱乐部这样的“航空母舰”,还是基于社区的网球袖珍团体,都是网球网络中基本的组成单元,他们一起交织起来的网络,就是网球运动的基本生存空间。
中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若要兑现,需要进一步普及网球,然而有章法地培育市场却并不简单。亚洲网球市场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网球俱乐部的数量较之欧美更少,这意味着供给少、需求多。
天天有网球俱乐部负责人段少武是这份调查的受访者之一,他在谈到中国网球普及推广的问题时表示,现在网球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天天有网球俱乐部的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十年只做一件事,大众网球天天有。
天天有网球俱乐部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尤其是《全民健身计划》作为首要任务。如何让网球小众变大众、精英变平民?天天有网球俱乐部针对当下大众网球“场地少,场地贵;教练少,教练贵;缺平台,少组织”的痛点,用“依托场馆,紧扣本体,全面发展,服务社会”这种供给侧改革的方式逐个破解,俱乐部创办的“天天有网球”分级培训体系、“天天有网球”分级公开赛体系以及“天天有网球”俱乐部公开赛体系均得到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版权保护认证。该俱乐部面向全社会提供常态化网球培训和竞赛服务,打造了坚持“普及网球为本,社会效益为先”的理念,建立以个人购买健康服务为基础、以社会筹集和市场开发为补充、积极争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经费筹集及商务拓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企业化管理,民办非企业进行非营利运作的新路径。目前俱乐部正在按照扎根首都(北京地区会员已超17000人,年服务供给6.8万人次)、三片一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的思路稳步推进。
随着时代的改变,网球运动参与主体的生活环境、消费习惯、思维方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要想让运动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无论是网球运动的顶层核心筹划,还是落地到每一个社区或其他组织单位的俱乐部都要与时俱进。
作为网球行业协会执行理事的卡罗琳·德布尔表示,“千禧一代”作为抽样调查对象,他们希望拥有丰富的体验,却不一定非要成为俱乐部成员。为了适应这些年轻的消费者,一些俱乐部正在进行着巨大的改变。例如,有一家新兴的俱乐部内部甚至就包含精酿啤酒、吊床和攀岩墙等元素。
更传统的俱乐部也在发生改变。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传统俱乐部的拥有者表示,由于网上购物的原因,她的俱乐部没有零售商店,而零售商店在过去是俱乐部体验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的其他俱乐部也在努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需求。
可见,不仅是中国的俱乐部在探索,欧美国家俱乐部也在面对新的挑战,进行新的尝试,其中一些亦可作为中国俱乐部的参考和借鉴。
本国球员的重要性
著名的网球教练兼评论员帕特里克·莫拉托格鲁曾表示,人们已经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这样的话:“这是在一个国家发展一项运动的唯一途径——有一个来自本国的冠军。你可以带100项赛事到一个地方,但如果人们不太了解网球,没有他们自己的明星,他们就不会去看网球比赛。”
像很多运动一样,本国选手对于项目的普及和重视程度作用明显,其中就蕴含着身份认同。在这份调查中,很多人都提到了本土明星的重要性,其中几位受访者就提到了李娜对于网球在中国流行度提升的例子。段少武说:“当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职业选手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就像李娜一样,当我们看到我们国家的国旗升起时,我们非常激动。我们为自己是中国网球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段少武表示,李娜的背后是一大批在中国网球行业工作并作出贡献的人,这些行业楷模如今携手推动着网球在中国的下一个阶段:让网球在公众中越来越受欢迎。
可见,越来越多顶尖的中国球员在世界赛场亮相,并取得好成绩,对于中国网球运动的开展事半功倍。因此,支持精英运动员,会对普及网球产生巨大帮助。
中国知道如何为运动员提供支持。《网球天地》杂志副主编崔伟介绍,一方面是中国的体育主管部门积极地发展网球事业,支持运动员参赛;另一方面是参加大满贯赛事的中国选手阵容现在非常强大。“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职业网球运动员的路径已经变得更加多元。一些家庭独自承担教练费、场地费,并让自己的孩子参加国际培训课程。”崔伟表示,网球行业在中国发展迅猛,各类网球组织和俱乐部涌现。网球俱乐部发掘物色青少年球员,为他们打入国际赛事铺平道路。2018年美网青少年组女单冠军——18岁的希望之星王曦雨就与北京的一家俱乐部签订了协议。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