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进入后半程,承接冬残奥会项目的场馆纷纷进入了转换阶段。改造后首次亮相的国家体育馆结束了男子冰球比赛,场馆内工人和制冰团队正在忙着转换为残奥冰球比赛场的工作。
国家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主场馆之一,是亚洲最大的室内综合体育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这里是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场馆。现在国家体育馆的目标是打造“冰球圣殿”。冬奥会冰球比赛对场地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国家体育馆为使冰面质量符合奥运赛事标准,选取国内最高水平制冰团队,在各方的配合与努力下新增两块冰球冰面,一块用于冬奥会正式比赛,一块用于赛前训练热身。两块冰场均具备多种尺寸模式转换功能,不仅可符合冬奥会、NHL赛事60米×26米冰场尺寸要求,赛后也可转换为60米×30米冰场,为大众冰上活动、花样滑冰、日常训练及各类赛事提供服务。目前国家体育馆冰面状况及制冷机组运转良好,冰面质量得到美国的主制冰师、制冰专家尼尔森·多恩·莫法特的认可。
为了给运动员提供舒适便捷的赛会体验,场馆内添置了14个球队更衣室,各配备独立的磨刀室、储存室、按摩室、教练室,卫生间和淋浴室达到了干湿分离,充分考虑训练、比赛需求,力求给运动员们创造最舒适的比赛条件。此外,在建设时充分践行“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整体规划运动员流线,将更衣室设置在比赛场馆和训练馆之间最大限度减少运动员行走距离,在所有赛会制世界级冰球比赛场馆中,是运动员流线最短的场馆。
“硬件”已升级,“软件”也要跟上。冬奥会时国家体育馆的竞赛组织工作难点之一在于要与五棵松体育中心之间频繁进行互动转场,一支冰球队25个人的运动护具、球杆、辅助设备如磨刀机等重量可达4800千克。葛苑芃是国家体育馆冰球项目协调员,她所在的部门是竞赛组织的核心部门,“我们测试了一些竞赛赛事的整体指挥、训练和竞赛日程的安排、运动队的邀请以及技术官员、场内场外执裁人员的安排部署等。同时我们部门负责竞赛区的准备工作,测试内容包括大型体育设施的搭建、制冰、五棵松与国家体育馆之间的互动转场环节。除此之外,在器材维修中心和成绩分发上,我们都进行了奥运水平的测试。”男子冰球赛中和赛后,工作人员都在收集意见和建议。此次参赛的4支高校队对冰面质量反馈不错,对于赛事组织工作,如时间节点的准确性、会议安排、赛程管理、训练计划的变更等流程都比较满意。
志愿者是赛事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国家体育馆内有来自8所不同高校和6所医疗单位的232名志愿者,是5大场馆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志愿团队。国家体育馆志愿者经理郭锴介绍说:“我们首先对这些志愿者在通用培训、场馆培训、岗位培训和专业培训4个方面进行培训,然后提前让他们进入场馆熟悉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素质拓展和团建工作,增加各领域业务领域的志愿者团队的凝聚力。”郭锴表示,此次测试活动的志愿者并非冬奥会的赛事志愿者,“2022年冬奥会的志愿者正在招募中,此次测试活动一方面是测试志愿者工作内容,为接下来冬奥会志愿者招募和培训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测试活动能储备一批有经验的冬奥项目志愿者骨干。”通过此次测试活动,志愿者团队将对各个业务领域对志愿者岗位的设置进行相应的优化,并进一步细化对志愿者的激励和保障等相关工作。
“硬件”升级,“软件”优化,“此次测试,期待我们能更好地与新设备进行协调配合,发挥出场馆更好的功能作用。从竞赛组织来说,希望通过这次测试活动,为我国冰球项目培育出专业的竞赛组织队伍,为今后冰球运动的发展奠定基础。”国家体育馆运行团队秘书长齐靓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