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竞技体育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应用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召开。在心理训练日益成为运动训练有机组成部分的当下,如何更真切关注运动员职业生涯心理建设,与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一样可以有组织予以安排;如何推动教练员以学历及非学历共有的方式,进行心理学系统教育,提升高水平教练员执教能力所需的心理知识储备,成为本次研讨会关注的焦点。
会上,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魏高峡围绕“身心调节技术的机制探索和干预效果”进行报告,为运动员应用简单方法调节注意力,开展相关心理训练提供参考。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秦绍正介绍了情绪对脑认知功能的调节机制,并从脑功能重组出发,为开展运动员压力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天津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许欣围绕运动队团体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从多角度系统解决运动队心理能力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江苏体科所副研究员毕晓婷应用角色理论知识,阐述了专业运动队心理服务,从以“修复”到“构建”的转变,为解决重点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心理问题和运动生涯心理建设提供思路。
此外,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徐守森介绍了应用接纳承诺疗法,进一步凸显学习和掌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于开展运动心理科技服务的重要价值。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李献云介绍了认知行为疗法(CBT)在抑郁焦虑治疗中的应用,为有效处理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指导过程中的相关心理问题提供借鉴。广州体育学院副教授赵大亮介绍了采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念训练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运动员认知思维和注意力调控问题的过程。北京体科所研究员高志青以“运动心理学科专家和运动项目专家”两个专家培养为核心,对运动队心理科技服务者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具体建议。
本次会议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为运动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者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实现了分享实践成果、搭建交流平台的办会初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秘书长孙延林、北京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京诚等参加相关活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北京体育科学学会联合举办。
图片来源:北京市体育科学学会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