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宝鸡多云微寒,宝鸡体育馆里却充斥着暖洋洋的气氛,这暖意在人们脸上,在人们眼里,在人们的心里。每个人面带温柔笑意,注视着赛场上的“孩子们”你来我往慢悠悠地打着乒乓球,并在他们需要鼓励的时候及时给予回应。温暖、欢乐又不失专业,这大概是特奥乒乓球赛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19岁的魏俊儒来自黑龙江,是个“唐宝宝”。他来到陌生的地方参加比赛虽然开心,但也极度黏自己的老师。在赛场上每打出一个球,都要看一眼一直在场边陪伴他的老师,眼里流露出“求表扬”的渴望,当看到老师及时回应他时,嘴角立刻上扬,笑容止不住。
参加特奥乒乓球赛的这些选手智商在70以下,年龄8岁以上不封顶。所以赛场上既能看到小朋友,也能看到成年人。可是无论是指导老师,还是裁判,他们都把这些选手叫做“孩子们”。的确,即使已经成年,他们的举止、脸上的表情都还是孩子模样,纯真就如烙印不会因为岁月褪去分毫。“孩子们表现不错,跟以往比进步很大,技术有了提高。”“来参加比赛的孩子们越来越多了,这几年党和政府重视残障群体,政策好,环境也更好了。”“这些孩子们可乖了,可纯真了。”裁判、带队老师都不吝啬对他们的赞美和喜爱。
特奥乒乓球竞赛委员会技术代表江磊,连续参与过4届特奥乒乓球赛,他说:“这是特殊人群的特殊比赛,除了体现比赛的专业性,还要体现人文关怀,我们要像关爱孩子一样,跟他们和蔼地说话。这些运动员也特别渴望通过这样的平台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别看他们的智力弱一些,但他们心里很明白谁对他好,并且懂得回报,常让我们这些裁判非常感动。”
天气比较冷,比赛结束后裁判走下工作岗位,一位运动员走到这位裁判面前,握住她的手,“奶奶,你的手怎么这么冷?我给你暖一下。”说着就把双手贴在了裁判的脸颊上,瞬间裁判就泪湿了眼眶。江磊说:“我们这些裁判中有国家级、国际级,都愿意持续参与到特奥会中来,能帮助他们成长就是种欣慰。”第一次参与运动会就深受触动的一名宝鸡保育园的老师表示,我们可以让孩子吃好穿暖,医疗有保障,但是开展体育运动是短板。回去后我们也把保育园的孩子组织起来打乒乓球,帮助他们成长得更好。
魏俊儒的乒乓球赛结束了,他与教练刘维在场边看别人打球,坐了一会儿后起身被教练一手揽抱着走出了赛场。身后的“乒乓”声响不停,脚下的路还很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