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无氧、14座……登山家何静身上的这几个关键词,足以令人赞叹!
就在上个月,伴随着成功登顶海拔8027米的希夏邦马峰,何静终于完成了一项很“顶”很帅的壮举——成为中国首位无氧登顶14座8000米以上高峰的登山者。
所谓无氧攀登,是指在登山过程中不使用辅助氧气,这对于登山者而言无疑是极大的考验。而自2017年开始,何静在短短的7年间就完成了“14座”目标。
联络到何静,是在一个秋日的上午,她和大家一样,穿梭于动车与会议的繁忙当中,连对话都是见缝插针。尽管言语简略,但一位登山家的勇气与追求跃然纸上,关于登山,关于人生,何静有着独到的思考,也在平淡的话语中传递出一种力量。
记者:无论是登山圈朋友的推荐,还是看以往的报道,您的登山成绩都足以令人赞叹。完成这样的壮举之后会怎样评价自己?有什么样的感触?
何静:首先我要承认,女性、无氧、14座,这几个词在现在的登山圈里确实是比较“顶”的,因为目前能做到的人不多。在下山后的这段时间,我的感触很深,但更多的是平常心,因为在完成这些事情后,我感觉登山只是我喜欢的一项运动,现在像是完成了一个指标而已。因为像14座、无氧攀登,这些可能都是不可能再复制,或者再一次去完成的事情。
现在回到了日常的生活,我会把这些所谓的光环和荣誉放下,去规划我的下一座山,或者下一个人生目标。
记者:在完成这样一个伟大的目标当中,有什么难忘的场景?
何静:我在2021年计划攀登珠峰,不仅是想完成自己的梦想,还想通过自己做一些事为国家献礼。但由于当时错过了冲顶的天气窗口期,最终登顶失败。有一天在加德满都的大街上,我买了一张地图,独自徒步前往珠峰,看到珠峰的那一刻,我再也不压抑了,对着这座巍峨的雪山放声大哭。那一刻我想明白了,我就是为它而来的!我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一定要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因为人如果连选择尝试的机会都放弃了,那就真的是失败了。
记者:很多人对于雪山与登山的经历很少,但对于雪山都充满憧憬,那么您在攀登过程中对于雪山、对于攀登的感悟是什么?
何静:在登山的过程中,会看到一些同样喜爱登山的队友们,每个人都在为了梦想而坚持,面对孤独、伤痛、不理解,甚至直面死亡。我也在不断思考,这是梦想的力量吗?是什么在驱使着他们一次再一次地出发?这些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对于我的人生,对于我的登山都有很大的触动,是身边的这些榜样给了我登山的原动力。
记者:谈到登山当中的感受,我听到一个印象最为深刻的回答是:登山的感觉就是你困得要死、饿得要死、累得要死,这三种感觉相加起来的感觉……作为一名登山家您是如何看待、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又是如何还能坚持一次又一次地去“受虐”?
何静:我登山是机缘巧合,因为我喜欢户外,喜欢大自然,喜欢登山的简单。当每次被问到登山感受时,我都回答说,我在去每一座山之前,都会做好对这座山的了解,包括出行前的物资准备,和向导的充足沟通,做好每一个登山节点的预案等,甚至我会做好每次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情况的准备……这样我才能平静和坦然地去允许一切在我身上发生。当然,基础的针对性的运动量,常态化的拉练,是我愿意去尝试重复登山的保障。
我认为登山和任何一件事情一样,都需要在慢慢的摸索当中,不断地去总结和交流,最终才能真正地找到热爱的感觉,触达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也能帮你抵挡住所有可能发生的伤害。这一种热爱的感觉和力量,是我想要的,也是我一直会去保持的探索方向。
记者:作为一名女性,可能会有更多的顾虑,比如家庭、生活、恐惧……您如何平衡日常生活与登山的关系?
何静:我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有我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有我完整的家庭,我的家庭一直处于良性关系中。只不过我更清楚我自己要什么,我家里人要什么,在有些事情上我会以家里人的意见为重,在有些事情上我会以自己的判断为主。登山这件事与家庭关系没有什么关联,一切都以顺其自然为主。我接下来也会多多陪伴家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记者: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无论是登山或者其他。
何静:当然还会继续登山,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我,比如一些山峰的新路线、反季节攀登等等。而且我还希望自己能从北坡再次登顶珠峰。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