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首页>全民健身>正文

(全民健身) 贵州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大省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时间:2021-03-23    作者:丰佳佳

“十四五”规划中提到:“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对于拥有丰富的山、水、林、田、洞等自然资源的贵州来说,近些年他们一直紧紧抓住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大力发展健身休闲及户外运动产业,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方面探索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新机制,为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大省而努力。

W_46168231_17112413_nmz.jpg

坚持规划引领 畅通部门协作机制

2017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批复,支持贵州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后,贵州省政府成立了贵州省体育旅游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贵州省体育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25家单位组成,畅通了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部门协作机制。通过3年多的努力,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在贵州省体育经济发展中心主任匡正志看来,各级各项行动规划为落实体旅示范区明确了行动路线,顶层设计也为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需要的跨部门协作排除障碍,实现全省联动。“例如在具体项目落实过程中,贵州省体育局与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合作,盘活贵州高桥文体旅资源,打造贵州‘世界桥梁博物馆’品牌,协同探索推进贵州省高桥文体旅融合发展路径。”匡正志说。

W_51344515_17122818_wxm.jpg

培育市场主体 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是做大做强体育产业的关键。“十三五”以来,贵州省涉体企业从2016年2922家增长至2019年7004家(体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74家),增长240%,在这一过程中,贵州省体育局积极筹建贵州省体育产业投资公司、贵州省体育旅游协会、设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引进落地、兼并重组、混合所有制改革等方式,每个市州培育1到2家体育旅游骨干企业,全省培育10家体育旅游龙头企业,形成完备配套的市场体系。同时,贵州加快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体旅资源,推进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100条体育旅游精品线建设。截至2020年年底,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完成106条,生态体育公园完成104个,汽车露营基地完成100个。

在夯实户外产业基础建设的同时,贵州加快赛事培育,贵州体育局连续两年与省文化旅游厅开展省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评选工作,评选出106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特色小镇创建工作,2020年确定了9个景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12个城镇体育旅游示范基地、4个体育特色小镇的创建,培育推出了3条体育旅游黄金线路。在办好马拉松、攀岩、低空跳伞、自行车等赛事活动的基础上,开发洞穴探险、高桥极限等新业态,打造集“桥、洞、山、水、林、田”于一体的户外精品赛事活动。  

W_42599058_18090820_wrl.jpg

新业态新动能 体育带动经济转型

办比赛、聚人气,通过发展户外运动产业,体育产业成为贵州许多县市经济转型的新动能。

匡正志介绍,2019年贵州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643场,直接参赛人数近89万人次,观众人数1267万人次,吸引了大量游客来黔,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六盘水马拉松在2019年人流导入达55.4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总收入6.09亿元,都匀国际足球小镇被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为21个足球场地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运营以来累计接待各类游客97.4万人次,实现体育旅游总收入3.01亿元。”

贵州开展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围绕山地民族特色,充分挖掘山地体育旅游的优势,开发洞穴探险、路跑健身、山地骑行、户外拓展、冰雪运动、攀岩徒步、低空运动等山地特色体育旅游新业态,推动了贵州旅游品质提档。匡正志谈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旅游业经历了“寒冬”,从调研掌握的情况来看,贵州率先复苏的是康养健身类旅游,其中体育旅游产品最为抢眼,深受大众喜爱,2019年至2020年贵州体育局与省文旅厅共同发布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广受社会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也带动黔货出山,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体育+旅游+扶贫”让黔西南州安龙县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由“输血”转为“造血”,安龙笃山镇的“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落地后带动了周边村镇发展,解决了410户1500人就业,村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并在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

赛事进村也进山,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服务乡村振兴与城市转型的金山与银山。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0
0

热点新闻
新体育网APP下载
体育新闻移动着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
金牌视频APP下载
体育视频、直播看不停
扫描二维码下载
青少年APP下载
更多内容,请扫描下载观看
中国国家队/TEAM CHINA
更多内容,请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观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0120170028   发证机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0121676   发证机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证020452号-4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662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103879举报邮箱:jubao@inforsports.cn
关于我们   招聘启事   ZTZX@INFORSPORTS.CN010-67103879

登  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

注册账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获取验证码
提 交

绑定手机号
获取验证码
立即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