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中,航空运动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争金夺银”的传统优势项目,到“引领时尚消费”的产业热点,安全始终是贯穿航空运动发展历程的主题。
今天,当我们进入了大众航空消费需求空前旺盛的新发展时期,当航空运动飞行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当社会资源涌入航空运动产业时,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航空飞行营地用规范和标准为运动安全树立标杆。
树立标准规范 构建航空运动安全屏障
规范化发展是航空运动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什么样的场地适合安全飞行?什么样的器材可以安全飞行?什么人能够提供安全服务?这些都是事关航空运动安全发展的关键问题。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航空飞行营地”这一航空运动产业概念,为大众航空运动规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航空运动协会随之发布了《航空飞行营地申请办法》和《航空飞行营地设施及空域标准细则》,用具体的标准,解答了大众对于航空运动安全保障的种种疑惑。
作为为大众航空运动服务的场所,航空飞行营地从场地、器材、人员等方面都力求统一规范和标准,用制度为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树立第一道屏障。
强化人才培养 支撑航空运动安全核心
“飞行员是航空运动安全的核心因素,培养出具备高度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的飞行人才和管理人才,是航空体育项目健康安全发展的根本。”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航空飞行营地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航空飞行营地的规范化发展,相对应的支撑营地发展的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势在必行。
该负责人介绍说:“为了缓解快速发展带来的人才危机,部分航空飞行营地积极与地方职业教育学校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航空人才培训,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方式,一张毕业证加一张技能水平证明,做实营地运行和管理人才教育,全方位地从飞行人员心理、技能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做好航空体育人才的培训,提高航空体育人才的法规意识。”
规范场地设施 打造航空运动安全天地
标准化的航空飞行营地的建成,意味着航空运动项目和相关产业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为促使航空运动项目能够在肥沃的土壤中更加健康地成长,航空运动场所的规范性建设是安全运行的根本保障。
在选址、建设飞行营地的过程中,安全因素至关重要。要充分研判,选择适宜场所位置。首先,应考虑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人口数量。需要重点考量拟定场所半径200公里之内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情况。从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群中更容易筛选出显性需求人群。其次,应考虑航空体育运行单位的实际需求。在充分了解所运行航空体育项目和器材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选取净空条件良好、非人口稠密的区域。此外,随着业务的发展,运行单项航空体育项目的场地会逐渐融合发展综合项目,所以需要有足够的拓展空间。
航空运动器材标准化、器材的选择、安全运行、维护保养是航空运动安全、健康、持续开展的基本条件。在航空运动器材的适航管理方面,应指定专人或飞行人员制作出合理的检查单和工单进行管理,并认真制作器材的档案和履历本。在维护保养方面,应采购航空器材专用的配件和油品等,更换零配件、日常维护工作按照适航管理制作的工单进行,避免错忘漏现象的出现。
航空飞行营地是大众认识和参与航空运动的窗口,只有将完备的管理制度与完善的安全标准相结合,才能真正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航空运动产品和服务。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