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印发,明确了全民健身工作的目标、任务、措施、保障等内容。谈及任务之一“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理论教研室副教授孟欢欢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良好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能激发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向和行为。有利于塑造全民健身文化,提升体育参与者数量,促进体育项目推广,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资料图片
孟欢欢表示,全民健身有形和无形氛围的营造,不仅能深化社会关于全民健身的认知,同时也能为全民健身创造条件和环境,提升全民健身参与的趣味性和积极性,提升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并塑造体育健康生活方式。随着全民健身社会氛围的形成,民众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增加,民众的多样化、个性化体育需求将不断呈现,各类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创新体育项目也将发展壮大以满足民众需求。此外,通过体育协会的组建,体育竞赛、展示等活动的开展,指导员的培育,体育锻炼站点的建设,体育文化的互动与交流等既能满足民众体育需求,又能实现体育项目的推广。
《计划》中提到的“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开发标准统一的科学运动积分体系”,孟欢欢认为就是一种带动社会健身氛围的正向激励手段。通过竞争、榜样示范、比较等方式实现部分人群个体锻炼行为的激励,提升锻炼的趣味性,增加锻炼人数。比如“运动银行”专为线上运动和健身人群开发,可通过运动数据兑换实物或者进行非实物的体育消费。
孟欢欢认为,营造好的全民健身社会氛围,需要管理者、服务者和参与者共同参与。可以强化宣传,依托各种节日,借助各类赛事、表演、表彰等活动,宣传全民健身国家政策、普及全民健身基础知识、讲述身边人的体育故事,提升全社会对于全民健身的认知。同时,通过健全保障、创新激励等措施,不断提升优化全民健身的环境,让群众健身舒适、安心、开心。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