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教融合不断深化,全国中小学体育赛事蓬勃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高水平运动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基层教练员的心血、无私奉献,见证了学生不断的进步成长。
资料图
今年夏天,中国高中篮球联赛迎来了一支最梦幻的队伍,“持外卡参赛”的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以下简称“101中学”)在全国赛先后淘汰南京九中、清华附中两大豪门,站上总决赛舞台,最终不敌石家庄二中获得全国亚军。在新疆校园篮球中,101中学是积淀深厚的篮球名校,但带领球队走到无数高中篮球人心目中的最高殿堂,球队教练潘明辉却用了29年时间。潘明辉说:“亚军也是对孩子们努力的最佳褒奖。这对我们,对新疆篮球都是历史性时刻。”
101中学所在的米东区是乌鲁木齐的远郊区县,1993年,潘明辉成为那里的体育教师,也走上了一条基层教练艰辛道路,为了弥补生源和经费两大劣势,他下足了苦功。在校长邵小林建议下,潘明辉在全疆范围内招生并着手梯队建设。刚开始,潘明辉和同事们每年暑假驱车两三千公里找寻篮球人才,或快马加鞭去往心仪的学生家中游说。在这样的背景下,潘明辉带回了现在效力于同曦男篮的焦恩格尔、新疆男篮的鲁吐布拉,和许多这样的“潜力股”,不仅改变了他们的人生,也加速了101中学男篮的崛起。2006年,潘明辉第一次率领球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学生校园篮球联赛(以下简称“全疆赛”),据介绍,报名费和差旅的5000元钱,是他找朋友拉的赞助。
2010年,101中学男篮第一次夺得全疆赛冠军,此后的12年里,他们共计8次夺得这一荣誉,还实现了3级梯队建设,从6年级就开始培养队员,实现接续发展。在今年的全疆赛中,101中学再夺高中男子组冠军,而获得初中男子组冠军的乌鲁木齐市第98中学正是101中学的初中梯队,101中学男篮有了源源不断的后备人才。
北京市双榆树第一小学也通过教练员扎根基层收获回报,该校近年来,武术教育成果丰硕,培养出了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其武术队的小将们更是凭着自己扎实的功底和卓越的成绩,在北京武术界名声大振。发展至今,双榆树第一小学作为北京市海淀区武术传统校,其武术教学特色和成果在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可。
在双榆树第一小学,学生练习武术的自主性已经形成,在每天的清晨、午休、课后时间,学校的操场上、武术教室里,都能看到学生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训练身影。这样的场景与体育教师高菲的辛勤付出息息相关,12年前,正是她在双榆树第一小学播下了校园武术的种子。习武多年的高菲将专业的武术知识、训练方法带进了校园,但更重要的是,她的感染力让学生真正爱上了武术。高菲说:“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自己在某个方向上探索的热情。其中当然包括教师自身饱满的精神状态,可以让生学看到希望,让学生想成为你这样的人。”
在武术队建立初期,高菲邀请学生家长周末进校观看训练课,了解她对孩子的培育方向,以及武术训练过程和内容。高菲说:“通过心理干预可以让家长消除对校园武术的误读,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我们要共同成就‘文武双全’的学生,共同推进武术发展。”为打造一支高水平校园武术队,高菲在队内实行选拔淘汰机制,从学生一年级起考察,最终留下一些非常适合练习武术、具有坚韧品质,并且家长支持、目标清晰的学生。“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支持,这些孩子绝不会因为在学习中产生困难或在训练中遇到瓶颈而打退堂鼓,我们会一起坚持下去。我们武术队的宗旨就是‘选择干一行,就爱一行’,从小培养出他们的一技之长,优秀的习惯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终身发展目标。”高菲自信地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