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云南和西藏交汇处,有一个地方被誉为“香巴拉”,在藏语中意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是人人向往之地。但同时,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交通闭塞,体育教学工作软硬件条件有限。来自浙江杭州的援川体育老师毛承,用自己的知识和热爱,为当地留下了来自杭州的体育力量。
请来世界冠军 引进新兴体育项目
“同学们,我叫余成刚,参加过两届奥运会,拿过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全运会冠军。”近日,在毛承的邀请下,中国男子赛艇运动员余成刚以线上视频的方式,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中学的孩子们上了人生第一堂水上项目选修课。
这堂课让从未接触过这项运动的乡城孩子们产生了浓厚兴趣。当看到视频中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青少年运动员们刻苦训练的画面和临海地区的训练比赛环境,同学们纷纷露出了向往之情。因为当地硬件条件有限,毛承从安全教育、项目历史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皮划艇运动,同时带领孩子们利用废旧的塑料管、废纸等物品制作简易的教学工具——桨叶,指导同学们利用自己制作的器材进行陆上模拟技术动作训练。
事实上,这不是毛承第一次请来冠军运动员为孩子们上课了。5月19日,赛艇亚运冠军赵景滨也为孩子们讲述了自己的亚运故事,从不一样的角度让孩子了解亚运会。
授人以渔 为训练提供科学监控
毛承所在的乡城县全县常住人口3万余人,体育基础设施在甘孜州相对落后。但这里不管男生还是女生,身体条件都好于平原地区同龄孩子,而且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都十分高涨。
“拿我们选材的话说,这里遍地是苗子啊。”毛承说。
由于硬件条件比较落后、体育老师短缺,当地的孩子得不到系统的体育教育和训练,因此,如何做好体育教学的传帮带也是毛承的重要工作。为了进一步推动乡城体育的科学化训练,他首次引进开展了FMS功能性测试,既为当地学生训练提供科学监控,也为当地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和训练模式。毛承说:“这里的孩子由于缺少针对性训练,无法将自身的能力发挥出来。这项测试能够知道哪项能力需要加强,能进行针对性训练。”
“说来惭愧,在第一批援乡城的专技人才中,我是高原反应最强烈的一个,单位到住处几百米的上坡路,要走半个多小时。”他说。
为了拿到第一手乡城教育现状资料,初到乡城的毛承一边适应高原上的生活,一边开展基础调研工作。用了3个月时间,他跑遍了乡城县16所初中、小学、幼儿园,最偏远的学校需要走3个多小时山路,海拔最高的学校超过4000米。
他在调研中发现,乡城除体育设施相对落后外,体育教师整体教科研能力存在短板。为此,他牵头成立教科研小组,带领当地体育老师研究课题,发表了核心期刊论文一篇,国家级论文两篇,县市级课题一项。
“我要继续发扬体育人精神,为乡城体育事业发展贡献个人力量,为援川工作画上圆满句号。”毛承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