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咳嗽
(一)左右开弓似射雕(取自八段锦动作)
1.动作说明
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侧开步站立,两膝自然伸直;同时两掌向上交叉于胸前,左掌在外,两掌心向内;目视前方。两腿徐缓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右掌屈指成“爪”,向右拉至肩前;左掌成八字掌,左臂内旋,向左侧推出,与肩同高,坐腕,掌心向左,犹如拉弓射箭之势;动作略停;目视左掌方向。身体重心右移;同时,右手五指伸开成掌,向上、向右划弧,与肩同高,指尖朝上,掌心斜向前;左手指伸开成掌,掌心斜向后。重心继续右移;左脚回收成并步站立;同时,两掌分别由两侧下落,捧于腹前,指尖相对,掌心向上。
重复上述动作,惟方向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2.作用效果
左右开弓,利于扩大胸腔,增大肺通气量、回心血量和打开上焦;通过八字掌坐腕翘指、龙爪置于肩前云门处,可刺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改善微循环、增大肺活量、提高心肺功能,起到宣发肺气,减轻咳嗽、胸闷等症状。
(二)呬字诀(取自六字诀动作)
1.动作说明
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掌托腹前,掌心向上。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从小腹前向上托起至两乳平;两臂外旋,两肘下落,夹肘,两掌顺势立掌于肩前,掌心相对,指尖向上。两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微屈膝下蹲,同时松肩伸项,两掌缓缓向前平推逐渐转成掌心向前,同时口吐“呬”字音。两掌外旋腕,转至掌心向内,指尖相对,约与肩宽,然后屈肘回收至胸前10厘米,两膝缓缓伸直。
重复两掌前推吐“呬”字音、收回动作5遍,共吐 “呬”字音6遍。
2.作用效果
中医认为,“呬”字诀与肺相应。口吐“呬”字,具有泄出肺之浊气、调理肺脏功能的作用。展肩扩胸、藏头缩项,可拉伸和挤压中府、云门、膻中、肺俞和大椎穴,起到宽胸理气、宣肺止咳的作用。
(三)自我按摩穴位
1.揉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2.揉膻中: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3.揉中府: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
四、腹泻
(一)熊运(取自五禽戏动作)
1.动作说明
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心朝内,捧于腹前,身体中正,目视前方。两手呈熊掌,置于腹下,上体前腑,身体顺时针划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重复6遍;再逆时针划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重复6遍。
2.作用效果
腰腹转动,两掌划圆,引导气血运行,可加强脾、胃的运化功能。运用腰、腹摇晃,对消化器官进行内按摩,能缓解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二)调理脾胃须单举(取自八段锦动作)
1.动作说明
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下蹲,两掌置于腹前,掌心向上。两腿徐缓伸直;同时,左掌上举之头上方,肘关节微屈,力达掌跟,掌心向上,掌指向右;同时,右掌下按至右髋旁,肘关节微屈,力达掌根,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动作略停;目视前方。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左臂屈肘外旋,左掌经面前下落与腹前,掌心向上;右臂外旋,右掌向上捧与腹前,两掌指尖相对,相距约10厘米,掌心向上。
重复上述动作,方向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3遍。
2.作用效果
两掌的上托、下按,利于脾的升清功能和胃的降浊功能,改善人体消化、吸收能力。上举、下按成定势时,脚大拇趾有意下压,可刺激足太阴脾经的隐白等穴位;抻拉、挤压两胁与中脘,能刺激足太阴脾经的大包穴和章门穴以及背部的脾俞、胃俞等,促进胃、肠蠕动;还可调节脊柱两侧肌肉、韧带的张力和刺激内脏神经,对提升五脏六腑尤其是脾胃的功能有促进作用。起到调和脾胃,健脾化湿的作用。
(三)自我按摩穴位
1.揉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2.揉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
3.揉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未完待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