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的故事告诉我们,他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自己,亲身实践最重要。不过,如果面对一条从未有人渡过的河流,有人可能会选择绕道,有人则会蹚河而过。
资料图片
郝世花就是蹚河的人。1983年,一个选择摆在10岁的郝世花面前:是否要去业余体校学滑雪。“那时候我对滑雪没什么概念,真正接触后才知道滑冰和滑雪不是一个项目。”郝世花回忆说。从体校到体工队,她的滑雪技术日益精进,同时由于出国训练和比赛,她还有机会前往日本、美国学习。“那几次短暂的出国让我开阔了眼界,第一次了解到旅游滑雪,还有其他的新理念。”这些新鲜事物对郝世花当时的帮助可能远不如一个最新的技术动作,但这些影响了她之后的人生。
“我注定一辈子要与雪结缘。滑雪是我的最爱,教滑雪更是我钟情的事业。”退役后,郝世花从事了滑雪教练工作。2000年前后,滑雪板经过技术改革,变成今天为人熟知的形态。当时,中央电视台计划选拔滑雪教学片中的讲师,作为退役运动员,经过系统训练又有教练经验的郝世花成功入选,负责自由式滑雪的教学示范。
教学片的诞生使得后来人有了学习“过河”的经验,但郝世花并未止步于此。2010年,在滑雪界功成名就的郝世花准备蹚入一条新的“河流”——开设独立的滑雪学校。
这次,湍急的河流几乎淹没了她。
当时,郝世花是河北崇礼万龙滑雪场滑雪学校的校长。“滑雪教练属于滑雪场的员工”是一条中国滑雪业内默认的规则,但在国外,独立的滑雪学校比比皆是。“我有一批老顾客,跟我滑雪很多年。雪季我在哪个雪场,他们就去哪儿玩,非雪季就一起去国外滑。大家在长期滑雪中会遇到想去新雪场玩,但教练没法跟随的情况。”郝世花说,这个问题长期存在,但她当时没有解决办法,直到2009年,她作为中国滑雪协会特训队员前往美国学习,47天的经历让她对滑雪和经营有了全新理解,但实施却遇到了重重阻碍。“有些雪场的主要盈利方式就是靠教练费,把一个雪场的教练带到其他雪场教学,这在当时几乎是天方夜谭。”郝世花说。
无法在万龙实现心中的蓝图,郝世花决定辞职。但这个动雪场“奶酪”的举动却使她遭到“封杀”。“大家当时都不理解,也不愿意放弃这部分利润,最初支持我的万龙雪场也没办法逆势而为,我于是又去找负责人。我觉得这不是在抢雪场的‘奶酪’,雪场没有付出什么成本,反而能坐收教练费分成,这是双赢。后来的事实证明,我是对的,越来越多的雪场向我们敞开大门。”郝世花说出了“郝世花滑雪学校”成立幕后的故事。
“没有教练的指导,滑雪是高危运动。”郝世花说,“但一些教练没有经过正规培训,仅凭经验教学。缺乏正确指导下的滑雪很危险,会阻碍人们参与滑雪运动。”结合国内外的考察学习和自己多年培训经验,她设计了符合中国滑雪教学实际的《九级滑雪教学大纲》,还针对国家考核标准制定了“职业滑雪指导员认证体系”,致力于培养高标准滑雪教练,规范滑雪教练从业晋升体系。
在滑雪圈提起“花姐”,大家都知道是郝世花,这既是对她从事滑雪近40年的认可,也是对她为中国滑雪发展作出贡献的肯定。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