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坐落在北京延庆小海陀山的山脊之中,沿着山势起伏弯转,拥有一条长1975米、16个形态各异弯道的连续冰面。由于雪车雪橇项目对冰面的要求很高,因此冰面质量不仅决定着运动员的比赛感受和成绩,甚至还会对比赛的公平性造成影响。制冰工作以及对冰面的日常维护,这些都是制冰师的工作范畴。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场馆后勤副主任李长洲向记者介绍,车橇项目对冰面的基本要求不仅需要硬度适中、表面顺滑,还不能有尘土、落叶等杂质,冰面不能结霜。“附着在冰面上的尘土会对运动员的比赛工具,也就是雪车、钢架雪车、雪橇造成损伤,结霜则会加大冰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影响比赛的公平性。保持冰面始终维持在一个高质量水平,是制冰师的重要工作之一。”李长洲进一步解释说。
雪车和钢架雪车计时赛举行的两天,正值北京的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景色优美。然而第二天下午最后一场比赛两轮滑行中间,风力突然加大,制冰师利用比赛间隙紧急降下遮阳帘,以免尘土和落叶被大风刮进赛道。“冰面上的除尘并不像平时家里扫土一样用墩布擦或者用吸尘器吸,而是要用高压水枪冲刷,这在比赛间隙的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李长洲说。
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工作的制冰师团队由16名外籍制冰师和20名国内制冰师组成,外籍制冰师是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聘请的专家,在各自领域都是高手;国内制冰师则通过层层筛选、优中选优,最后留下来的都是精兵强将。
“制冰师既要身强体壮、体能出众,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李长洲把制冰师选聘的过程比作挑选“特种兵”,“每一次滑行结束,制冰师都要对冰面进行维护,这只能在两名运动员比赛之间的短短间隙进行,我们常说制冰师要在赛道内外‘飞来飞去’,就是因为他们要快速完成各项工作,没有好体格,这项工作做不下来。同时,制冰师还要及时、准确发现自己负责的赛段哪些冰面需要修整,耳朵里还要听着塔台上发令员指示运动员出发的指令,一旦运动员准备出发,制冰师要迅速跳出赛道,以免发生危险。”而作为一名制冰师,最重要的除了业务能力,还要有极强的责任心。“因为制冰师是分散在赛道上作业,只靠管理是达不到要求的。”李长洲说。
国内制冰师们通过层层考验,从最初的四五十人,到最终优中选优留下20人为北京冬奥会服务。测试活动和测试赛以来,无论每天训练和比赛结束得有多晚,制冰师的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他们还要对全部赛道进行全面检验和维护,这个工作要持续2至3个小时。第一天计时赛结束时已近午夜,制冰师们凌晨2点多才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几个小时之后,他们又再次出现在赛道上,为第二天的比赛做准备。
计时赛结束,制冰师团队经受了训练周和测试赛的考验,辛苦的付出也获得了多方赞许。参赛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官员们纷纷对制冰师们专业的技术和敬业的态度表达了敬意。“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雪橇世界杯更加充满信心,对服务北京冬奥会底气更足。我们一定会保证北京冬奥会安全、精彩、顺利地进行。”李长洲说。
图片来源:新华社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