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国家速滑馆的第一根桩,到去年初完成首次制冰,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织梦’的过程,不仅因为场馆屋面采用的索网结构就像编织出的‘天幕’,更是因为国家速滑馆建设本身就是梦想成真的过程。”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2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武晓南是“双奥老兵”——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是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的负责人,14年过去,他参与并见证了国家速滑馆从规划到建成的全过程。
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国家网球中心南侧,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建筑,场馆由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22条的“丝带”,象征着我国传统“丝”的意象,也像极了运动员滑过冰面时留下的冰痕,这也是国家速滑馆得名“冰丝带”的原因。
对于武晓南和他的团队来说,美轮美奂的外观只是一方面,他们还希望将“冰丝带”12000平方米的冰面打造成“最快的冰”。
“‘最快’看似只是简单的两个字,却融入了无数人的努力和心血,比如创新使用的二氧化碳(R744)跨临界直接制冷系统,就有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专家参与其中,可以说我们的冰面不仅温度均匀,而且更环保,冰面质量更优,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武晓南说,以加拿大制冰师马克为代表的制冰团队也为“冰丝带”的冰面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作为已经服务过6届冬奥会的“老人”,马克团队和来自全球的制冰团队共同努力,不但进一步提升了“冰丝带”的冰面质量,而且发挥了传帮带作用,提升了国内制冰团队的水平,还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深度合作,培养“冰丝带”“冰立方”的制冰人才,在之前的测试赛以及北京冬奥会备战周期,一些大学生参与了两个场馆的制冰工作,为我国冰雪事业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走进国家速滑馆,有一面墙壁分外醒目,墙上记录着国家速滑馆运行至今,各个项目滑出的最好成绩及其创造者的名字,武晓南团队称之为“纪录墙”。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在参观后之后评价,“这面纪录墙,在本届冬奥会后会全部刷新。”武晓南也坚信,未来会有一项接一项的世界纪录在这里诞生。
北京冬奥会开幕在即,“冰丝带”已经完成了两场测验赛,包括荷兰选手克罗尔、日本选手高木美帆等名将都表示冰面质量很高,很期待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但武晓南和他的团队还不满足,还在完善一个又一个细节,比如将场馆的24个入口都用中国24节气装点。“可能很多记者注意到了,记者入口的8号门名为‘小满’,小满是初夏开始,小麦开始灌浆饱满,预示着我们一年的劳作将取得丰收。欢迎从‘小满门’进入‘冰丝带’,你们的工作肯定会获得巨大丰收!”武晓南说。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