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如约而至,23天前的1月12日,中国已经提前送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冬奥会礼物”——这一天,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自2015年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为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24.56%,实现了“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我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向全世界的庄严承诺,经过多年努力,“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成功实现,我国冰雪运动广泛普及已经从愿景走向了现实。
受纬度、气候、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冰雪运动在全世界都属于“小众运动”,在我国也是如此。相比于世界冰雪强国,我国冰雪运动整体发展差距较大,甚至冰上和雪上两项目间发展也不均衡。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工作的高效推进,近年来,冰雪运动在我国不仅“走进”山海关,还“迈过”秦岭淮河,逐渐实现全国覆盖。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随着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世界冰雪运动的历史将以北京冬奥会作为分界线,北京冬奥会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发展的里程碑。
一份承诺
北京冬奥申委成员之一、我国首枚冬奥会金牌获得者杨扬至今记得,2015年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她在冬奥会上夺冠的项目究竟是什么。“你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还是滑雪运动员?”这是杨扬颇为尴尬、但最经常被问到的一句话。而随着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一切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人知道杨扬是短道速滑项目冬奥会冠军,她在上海开办的上海飞扬冰上运动中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人走进冰场,体会冰雪运动的乐趣。
“2015年,我曾亲眼见证我国许下‘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诺言的瞬间,如今,包括我在内,也是这份承诺的受益者。”杨扬说。
近年来,在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这一强有力引擎的推动下,冰雪运动“走进”山海关,“迈过”秦岭淮河,在中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报告》显示,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已有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41%。大众冰雪品牌活动“全国大众冰雪季”也从2014年第一届时的10个省区市参与,发展到2021年第八届时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联动,各类赛事活动覆盖的区域超过了全国一半的地级市。如今,东南西北遥相呼应、冬夏两季各具特色、冰上雪上全面开花的中国冰雪运动新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报告》同样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受访群众表示愿意参与冰雪运动,近六成的受访群众认为当前参与冰雪运动的氛围较好,受访群众对我国成功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充满信心。
对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国际奥委会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不但是中国对冰雪运动的巨大贡献,也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贡献。
一项创举
目标的实现、数字的提升,靠的是从业者们的集思广益,靠的是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每一秒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工作。
冰雪运动在我国曾长期是北方地区的“专利”,“南展西扩东进”战略的提出,让全国上下开展冰雪运动甚至四季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在温州,污水处理厂上矗立着大型的气膜体育馆,该场馆不但开了在市政设施上二次建设的先河,也为温州提供了当地面积最大、质量最高的室内滑雪场。对于身处南方的温州市民来说,雪绝对是新鲜的事物,而现在,不必去崇礼,不用去东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冰雪运动。不仅是温州,全国各地都在千方百计为群众破解“去哪儿滑”的难题,气膜冰雪乐园,建在社区的滑冰场、滑雪场,由夏季体育项目场馆改建成的冰雪项目场馆……这样的故事和案例,在广州、在重庆、在上海、在武汉,在全国各地,正在不间断上演。
不久前的速度滑冰北京冬奥会选拔赛上,江苏选手郭丹如愿获得了参赛资格,赛后她说:“我就是拼了,也希望让更多人知道,没有不可能!”
1990年出生的郭丹曾是轮滑世界冠军,2015年郭丹开始尝试“夏天轮滑、冬天速滑”的双栖生活,登上平昌冬奥会赛场上的她收获了女子集体出发第10名的好成绩。郭丹介绍说,轮滑和速滑在技术动作上基本相似,可以作为彼此在不同季节的代替,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这些天,在郭丹的家乡江苏,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迎冬奥·贺新春”轮冰嘉年华,3000多名参与者通过轮冰进校园、冰雪项目互动体验、迎冬奥专题展览、轮滑冰球培训及比赛等活动,推动当地轮冰融合发展。在江苏,在全国各地,以“轮转冰”为代表的陆地项目和冰雪项目融合发展早已是常态。更为重要的是,在冰雪场地资源仍不算丰富的地区,以轮滑、滑轮、陆地冰球、陆地冰壶为代表的成本更低、可操作性更强的陆地项目可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兴趣,扩大了冰雪运动人才的储备库。《报告》显示,随着冰雪运动“四季拓展”持续推进,冰雪运动逐渐打破地域和季节的限制,从冬季走向四季,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健身方式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字显示,目前参与冰雪运动的3.46亿人中,有6500万人参与过陆地冰雪运动。
一种态度
我国第一位冰雪项目世界冠军,1941年出生、如今已经年过八旬的罗致焕,一直关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北京冬奥会前夕,他参加了首都体育馆公益开放活动。看着平整的冰面、大量在冰上活动的孩子,罗致焕感慨地说:“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样的条件,经常要自己浇冰……如今条件好了,我们的小运动员滑得非常好,他们中肯定有人会破纪录拿冠军,我满怀信心!”
罗致焕参加的活动,是国家体育总局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的“冰雪惠民计划”,首批联合京津冀33家冰雪场馆向全国冰雪运动场馆发出倡议,定期向百姓免费开放,为大众参与冰雪运动提供便利,共享中国冰雪运动发展成果。除首都体育馆外,去年年底,同为北京冬奥会比赛场馆之一的天津蓟州国家冰上训练基地速滑馆投入使用后,第一场冰也开放给市民,不少参与市民表示,可以在国家级训练场滑冰,真是一件让人心驰神往的事。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在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过程中意义重大。普及冰雪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与中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契合。通过大力普及冰雪运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将进一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动群众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引导更多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切实提升我国冰雪运动发展水平。通过北京冬奥会的带动效应,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冰雪运动人口的数量、规模问题,还能够促进完善冰雪运动发展机制、提升冰雪运动发展质量。
为此,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冰雪运动发展规划,包括《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规划(2016-2022年)》《“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实施纲要(2018-2022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地方也配套出台了100多个专门促进冰雪运动发展的政策文件,展现了我国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态度和决心。
一个未来
“一起向未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主题口号,“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同样不是终点,而是新开始、新未来的起点。
冰雪运动要从孩子抓起。目前我国青少年群体(0-14岁)2.5亿,吸引广大青少年群体广泛参与,是实现我国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为此,2018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制定并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以中小学为重点,广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开展奥林匹克运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显示,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已认定奥林匹克示范校835所,河北省张家口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覆盖率达100%。
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同样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上:湖北神农架林区一直主打旅游牌,但过去,一到冬季游客量就锐减。对此,当地红坪镇红坪社区书记张尔奎感触很深,经营着一家名为“画廊阁”农家乐的他介绍说,过去冬天当地几乎没有游客,人们大都10月开始“猫冬”,一冬没有什么收入,但随着周边滑雪场的开业,神农架的旅游从三季延展到了四季,自己经营的农家乐仅冬天一季收入就能达到4、5万元,全年收入20万元。在“滑雪经济”的带动下,仅红坪镇一镇就开设农家乐153家。202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8681万元,较2019年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86元,比2019年增长8.3%。张尔奎感叹:“我们红坪镇就是因雪场而兴的典型。”红坪镇随处可见的标语写得好: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2021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指出,要统筹考虑、高度重视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冰雪运动发展问题,乘势而上继续加大冰雪运动发展力度。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图片来源:新华社、湖北省体育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