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分支,正面临“卷质量”赢未来的关键机遇。
近年来,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增多催生多样化健康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多项政策对健康产业的持续扶持为行业注入动能。尤其在“体重管理年”等政策催化下,全民健身热情高涨,健康消费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扩容。健身机构唯有以高质量服务与创新模式突围,方能在这一市场革命中抢占先机。
开启黄金时代
有人预言,未来十年是健康产业的大爆发期。这一领域不仅潜力无限,更可能诞生新一代行业领军者。健身产业作为健康产业的重要支柱,正面临从“价格战”向“品质战”转型的关键节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今年《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预付式消费经营活动监管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实施,行业指导价得以明确,为无序竞争按下终止键。此举不仅终结了低价恶性循环,更推动健身机构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提升环境品质与附加价值吸引用户。未来,健身行业将告别倒闭潮,迈入良性发展轨道:机构在合理利润下稳健经营,消费者则享受更优质的服务体验。品质与价值的双重升级,或将真正开启健身产业的黄金时代,实现行业与用户的共赢。
赚“来的人”的钱
乐刻旗下新品牌“无限核子健身”日前在云南省昆明市柏联广场开业,健身博主娜娜的探店体验引发关注。她描述道:“进门就有热毛巾,自由力量区宽敞明亮,阳光洒满整个空间。上完团操课后,还能在露台晒太阳拍照。”记者发现,该健身房在大众点评上推出超值套餐:1天会员+免费团操课仅9.9元,私教体验课19.9元,健身年卡+免费团操课仅需1599元,价格亲民且透明。
传统健身房的衰落印证了乐刻模式的颠覆性。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表示,一些传统健身房依赖高额年卡(如5000元)和私教课(如500元/节),甚至通过“逼单”强迫用户购买上百节课程,本质是“正现金流、负利润”。这种模式导致用户体验差,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乐刻则通过“效率革命”重构商业逻辑。韩伟以课程容量为例:“若传统健身房每节课容纳10人,乐刻通过优化空间设计和排课系统,每节课可容纳20人,收入直接翻倍。”更关键的是,乐刻摒弃“逼单”策略,转而以高性价比服务吸引用户复购,真正“赚来的人的钱”。其底层逻辑与优步、爱彼迎类似——通过提升资源利用率和用户体验实现盈利。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曾言:“所谓经济发展,并非在于为女王提供更多丝袜,而是在于使丝袜的价格低到工厂女工都能购得”。乐刻的定价策略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通过压缩中间成本、提升运营效率,乐刻将健身年卡价格降至传统健身房的三分之一,同时提供免费团操课和淋浴服务,大幅降低用户决策门槛。此外,从进门热毛巾、休息区到露台休闲场景,乐刻将健身房升级为社交与生活空间,让用户为体验而非单纯课程付费。乐刻的实践证明,健身行业的未来在于“普惠化”与“体验升级”的双重突破。
“卷质量”方法论
在健身行业迎来智能化与多元化环境的当下,无论是社交型空间、女子塑形馆,还是“健身房+”复合业态,其本质仍是围绕用户体验的深度重构。而真正能穿越周期的竞争壁垒,在于将“个性化服务”“专业团队”与“数字化能力”熔铸为一体化解决方案。
个性化服务是破局同质化竞争的关键。从基于会员身体数据订制训练计划,到开发创新课程,再到智能器材通过数据反馈优化训练效果,健身机构需以“千人千面”的服务满足细分需求。例如,部分头部品牌已借助AI算法动态调整训练强度,使小白用户与健身达人能在同一空间获得差异化方案。
专业教练团队与优质服务则是用户留存的关键。教练不仅需具备专业资质,更要通过定期培训保持教学敏锐度;而服务体验则需渗透至细节:从智能预约系统到运动后的营养补给建议,从会员健康档案云端管理到社群运营增强粘性,每个环节都在构建“健身即生活方式”的认知。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管理则为行业注入新动能。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健身机构可精准预测需求,例如根据会员运动频次推送定制化课程包;智能管理系统则能优化资源配置,如动态调整教练排班以匹配高峰时段。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报告指出,AI健身风口已至,AI健身App和健身器材正逐渐普及,AI健身器械和健身房迎发展契机,有望辐射多产业链。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运动健身市场规模将达到820亿元。AI在健身领域的渗透,进一步催生了行业的创新点,更让“科技赋能健身”从概念走向现实。
未来,唯有将“人性化服务”与“智能化工具”深度融合,才能在风口之上构建真正的护城河——毕竟,健身的本质是人与服务的连接,而科技,将服务于这份连接的深度与温度。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