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是我国参加冬奥会以来参与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这背后,是日益强大的祖国综合实力的支撑,也是运动员们挑战自我,勇于进取、永不服输的精神体现。尤其是我国一批不到20岁的小将在冬奥赛场独当一面,他们不仅表现出高超的竞技水平,更向全世界展现出当代中国年轻人的时代风貌。
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在比赛中,我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他们,并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的动力,强健逐梦飞扬的翅膀;在生活中,运动员们则将榜样的力量传递到赛场之外,训练比赛之余,积极投身社会活动,这也成为越来越多运动员的选择。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建立国家队、省队运动员进入校园和社区的制度,鼓励运动员深入到社区、学校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一些知名运动员,在某些项目或者运动上有所建树,可以把自己的一技之长传递给社区的居民或学生,这既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带动群众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学校体育方面,“体教融合”和“双减”政策持续发力,运动员走进校园对于学校来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标识性人物,他们来到校园会给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进一步激发学校体育的活力。
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增强体质、提高素养的重要作用,它更是锻造坚毅品质、铸就过硬本领的基石。每名运动员从最初的训练开始,到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在这过程中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坚守的力量。全运会群众项目的设立,运动员进校园和社区制度的形成,一系列求新求变的有效举措,折射出体育发展的理念更新和实践创新,见证着体育强国内涵的丰富和拓展。
运动员在赛场哨响的那一刻,全力冲刺,一往无前,为国争光。走出赛场,他们以奉献之心再出发,正在为全民健身种下树苗,用体育的力量传递着希望。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