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适逢大年初一,北京冬奥组委在主媒体中心立春厅召开以“冬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经过6年多的准备,北京冬奥会已经万事俱备,只待大幕拉开。
中国已经做好了准备
在疫情依旧严峻的大背景下,北京冬奥会能够如期举办实属不易。6年多的筹办,北京冬奥会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部就绪,并将于2月4日如期、如约、顺利召开。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赵卫东用了8个字形容场馆和基础设施:如期完工,运行良好。“所有12个竞赛场馆在2020年全部完工,并且通过了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证,全面投入使用。”赵卫东还介绍,3个冬奥村和主媒体中心等非竞赛场馆也如期交付使用。此外,场馆的无障碍设施环境也进一步提升,全面满足了冬残奥会的建设标准。同时,在赛会服务保障体系方面,北京冬奥组委坚持3个赛区一个标准,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酒店、餐饮、医疗卫生、交通保障、志愿者服务等工作都在健康有序地运行。
在世界关注的可持续发展和奥运遗产方面,赵卫东也用了8个字形容:目标实现,成效显著。国际奥委会在2014年通过《奥林匹克2020议程》,北京冬奥会在2015年申办成功,“从申办、筹办到举办,北京冬奥会始终贯穿落实《奥林匹克2020议程》。”赵卫东说。
北京冬奥会处处展现中国文化魅力
冬奥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文化盛宴,更是外界了解主办城市、体验主办国文化的机会。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发言人严家蓉说:“我们愿意借这个机会来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冰雪力量。”
场馆建设彰显中国风。首钢滑雪大跳台融入了敦煌壁画的飞天元素;国家跳台滑雪中心外观如同中国的传统吉祥物“如意”;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体育竞技与“谁持彩练当空舞”的浪漫之意美妙融合;“雪游龙”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中国文化图腾龙的创意;“雪飞燕”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7条赛道让人们领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景象。非竞赛场馆如北京冬奥村和冬残奥村,采用了四合院的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重视家庭和睦的文化内核,与奥林匹克追求和平、团结友爱的精神高度契合。
冬奥会会徽“冬梦”将中国书法与冰雪运动巧妙结合,既体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和激情,也传递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浓浓年味体现中国春节文化,3个冬奥村和主媒体中心以及一些驻地酒店都布置了春节饰品。国家速滑馆外摆放了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拜年的造型,吸引了很多运动员与它合影。
在餐饮方面,饺子、春卷、烤鸭等特色食品营造出过年气氛,正月十五大家还能吃到元宵。“我希望通过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让世界各地的运动员、记者和嘉宾,在享受比赛的同时,也能够体验到舌尖上的冬奥魅力。”严家蓉说。
北京冬奥会以运动员为中心
北京冬奥会自申办之初就提出“要办一届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会”。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介绍,包括她在内的19名委员在过去6年多时间里提出了近百条意见和建议,都得到了组委会的重视。比如为运动员提供缝纫包,以备不时之需。“最终我们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缝纫包,还配备了缝纫师傅,专门帮助有需要的运动员解决服装缝纫问题。”杨扬介绍,“在每一个组委会筹备过程中的关键期,无论是场馆建设还是奥运村规划,我们都多次到现场了解相关情况。”
杨扬表示,奥运村为运动员设计了许多中国文化的展示,希望运动员在感受中国人热情的同时,能够缓解紧张情绪,做好备战准备。她祝愿所有运动员都能够在中国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们也将尽全力做好服务,让北京冬奥会成为他们一生难忘的一届奥运体验。”
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里,以一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宴向世界发出邀请,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荣幸和骄傲。赵卫东表示:“北京冬奥会在新春佳节举办,是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送给中国的新春礼物。”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