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3天从0到奥运会,我做到了!”2月15日,结束了冬奥会全部赛程的跳台滑雪选手宋祺武在自己的个人微博上发布了这段文字。本次冬奥会上,他参加了跳台滑雪男子选手可以参加的全部4个小项比拼,而就在2018年之前,他还“连雪都没怎么见过”。
跳台滑雪在中国是“冷门”项目,2017年才正式组建国家队,过去也仅有两次参加冬奥会的经验。平昌冬奥会后,这个项目的参训人员也不多,据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训练五部部长、跳台滑雪的领队许高航介绍,她接手队伍时,想要凑出一支完整的参赛队伍都很难。
在扩充参训人员这点上,跨界跨项选材立了大功——本次踏上冬奥会舞台的6名选手,除女选手董冰过去训练北欧两项,有一定跳台滑雪基础外,其余5名选手都是跨项选手。宋祺武和彭清玥过去训练田径项目,而在男子团体比赛中登场的甄炜杰、吕依新和周潇洋分别从跆拳道、滑板、武术转项而来。而就是这样一支“半路出家”的队伍,在短短3年间从零开始完成了飞跃。
跳台滑雪被称为“勇敢者”的游戏,从落差100多米的跳台上纵身一跳,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完备的技术动作支持。即使在跳台滑雪项目开展较好的欧洲地区,一名选手想要站上大跳台,也往往需要5年左右的训练,而中国选手通过两三年就达到这一目标,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短时间内的快速进步离不开完备的训练条件,跳台滑雪集训队积极开展外训,同时聘请国外经验丰富的教练进行教学。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建成后,运动员们利用风洞实验室训练。风洞可以模拟训练环境,让运动员不受天气影响地磨炼技术动作细节,极大提高了训练效率。
跨项而来的人才和训练条件都具备了,现在的中国跳台滑雪欠缺的是时间和经验。宋祺武认为他们和顶级运动员有很多差距,而其中差距最大的莫过于训练时长。
想要跳出好成绩,跳台滑雪选手需要数年参赛经验积累。在本次冬奥会上摘得1金1银的日本选手小林陵侑在初入国际赛场时经历了长达3年的低谷期。而6岁开始练习跳台滑雪、自幼就被评价为拥有“惊人天赋”的波兰老将施托赫,18岁初入国际赛场排名仅有53名,经历了5年赛场磨砺成绩才略有起色——中国跳台滑雪运动员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继续打磨。
尽管水平仍有差距,但中国跳台滑雪选手在被问及未来的目标时,所有选手无一例外地回答“世界顶尖”。而当被记者问及“中国未来是否会成为亚洲除日本之外的另一个跳台滑雪强国”时,董冰的回答能代表他们的心声:“肯定会。”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图片
相关附件